新四军这场战斗,为何被戏称为“先吃小月饼,再吃大月饼”?
1945年9月18日,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旅在旅长刘飞率领下,浩浩荡荡奔向如皋,开启了如皋战斗的序幕。
如皋战斗中,留给新四军将士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中秋降暴雨,二是总攻吃月饼。
如皋守敌是伪军独立十九旅,大约四个团的兵力。城墙和兴化一般高,四周有宽阔的护城河,各种防御工程不如兴化多。
受命攻城歼敌的主要是教导旅。从9月18日开始,经过一天一夜的攻击战斗,教导旅将如皋西门、北门城关全部占领,伪军除少量被歼外,大部都溃退到城内。
19日是中秋节的前夕,教导旅全旅都在紧张地准备攻城。而如皋各乡农民,却结成多路长长的队伍,挑着烧熟的鸭子、红烧芋艿猪肉、白花花的大米饭和成盒成笼的月饼,送到前线来慰劳指战员。
军民都知道,如皋城的轮廓带一点圆形,恰似一个大月饼,农民兄弟们笑着向战士祝愿:“攻下如皋城,中秋吃月饼。先吃小月饼,再吃大月饼。”这话虽然一句戏言,却极为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新四军攻克如皋的过程。
9月20日是中秋节,这晚上既是中秋之夕,又是总攻之夜。全旅指战员都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中秋夜非但不见圆月亮,而且突然暴雨急降,轰轰隆隆,哗哗啦啦,顷刻间昏天黑地,那声响,那气势,都如翻江倒海一般。
军令如山,总攻不变。这雨看似给敌人帮了大忙,护城河水陡涨三尺,流水湍急,部队原来准备好的浮桥根本架不住,攻城部队只能泅渡过河,但铁丝网被河水淹没,许多指战员又被水下铁丝网所阻。
这种情况下,全旅抢渡护城河,各团各营各连只能是各显神通。好在是水网地区成长的部队,识水性的指战员不少,最后还是所有战斗部队都泅渡过去了。
他们当中,有靠一带一或二带一的办法游过去的,有凭借一块门板或一个木盆划过去的,也有靠绳索拽过去的。哪个部队的干部临阵不乱,见水不慌,既身先士卒,又善于组织,哪个部队就过得好。
倾盆大雨给部队的渡河增添了严重的困难,然而也掩护了部队的大规模泅渡:新四军这么大的动作,城上的敌人在黑夜暴雨中竟然并没有觉察。敌人也打了些冷枪,却是瞎打的,给自己壮胆的。
部队泅渡过了护城河,但有的连队人员没有到齐,相当一部分弹药被大水浸湿可能失效。
时至午夜,虽然各团都到达了预定的玫城出发位置,但严重的问题摆在旅、团指挥员面前:此时还发不发起登城总攻击?如果天亮了部队还没有在城上打开突破口怎么办?教导旅和各团指挥员决心一致:坚决发起总攻!
大雨给新四军增加了困难,也给敌人造成了错觉。新四军几千人泅渡护城河,这么大动静都被黑夜和暴雨掩盖了,就说明了问题。
现在雨虽然小了,但是并投有停止,时间又过了午夜,敌人决然估计不到新四军会在这样的时候发起破城总攻击,防备必然松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其时也。
于是一团、二团在西城,三团在北城,同时发起了登城战斗。
此时城墙上下哗哗的水声淹没了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城头上在天将明未明时到处是雨水激起的白雾,敌人根本没有想到新四军会在这个时间发起总攻,当他们发现新四军站在城头上用枪指着他们时,已经一切都来不及了。
以后成为战斗英雄的周文江,就是这次在如皋城头初露头角的,他带领一个突击班,每人一把大刀、八枚手榴弹,在西门城头上东砍西炸,击溃了伪军一个营,战后他被评为战斗模范。
9月21日上午,教导旅和由东门、南门攻入城中的兄弟部队一起,很快解决了伪军独立十九旅的全部。但在清查俘虏中,发现其旅长孔瑞五失踪,四门盘查,城内搜索,都未找到。
直到22日,部队到城南定慧寺搜查,一个战士爬到藏经楼上,电筒一照,发现门缝里露出衣裳一角,随即向天鸣了一枪,喝声:“下来!”
那孔瑞五就连说:“我下来,我下来!”战战兢兢地从黑洞里爬了出来。
至此,整个如皋攻城战斗宣告圆满结束,如皋这个“大月饼”正式被新四军将士给吃下去了。
教导旅参加的苏中大反攻战斗,到如皋就结束了。教导旅经历了成立后的第一次考验,证明了这支劲旅在新四军众多主力中,虽然比较年轻,但经过抗日战争无数次的战斗锤炼,部队的军政素质、战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进入了从游击战到大兵团运动战和阵地攻坚战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