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九届社会研究方法论坛

第一日会议总结来了~

本篇文章,你将看到活动第一天的:活动总结、嘉宾演讲要点归纳、现场图片、图书推荐、人文分社重点好书、以及会议信息(线上仍接受报名,会议回放持续3个月~)

day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第九届社会研究方法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共有来自28个省市,134所院校的240位老师和学生参加,其中线上参会72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徐莉致辞。徐莉介绍了人大出版社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一重要领域的教材和图书建设情况。她提到,风笑天教授著作《社会研究方法》近日已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人大出版社今后将以这本教材为基础,为承担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老师们提供相应的培训支持与相关服务。此外,2021年起,人大出版社正式推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面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打破学科壁垒,邀请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方法专家,以通俗易懂的编写方式,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中的各类方法及具体环节进行讲解,本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12本著作,徐莉表示,人大出版社将持续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帮助和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莉副主编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广西师范大学讲席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风笑天围绕“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这一主题进行讲解。风笑天教授提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领域,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合的方法。两种方法可以相辅相成,通过结合使用(混合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是进行高质量社会研究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笑天教授讲课

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带来题为《数字时代我们怎么做田野:从微信和视频直播讲起》的讲座。赵老师围绕方法与田野民族志、人类学的田野八式、数字时代田野思路等主题,结合自身的研究案例阐释了田野调查方法的核心、思路及数字时代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型。赵老师认为,数字化时代的田野研究转型是从静态结构到动态过程。而理解这一转变极为重要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将现实图景通过数字媒介呈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旭东教授 讲课

干货整理

风笑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性与定量:

两种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为什么要讨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问题?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需要选择研究方法,特别是在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各有其适用领域和研究背景。

正确认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1. 定量方法:通过数据资料研究社会现象,常见类型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其特征包括注重总体、重关系、重数量、重客观、重结构与重趋势。

2. 定性方法:通过非数据资料研究社会现象,常见类型包括实地研究、个案研究、焦点小组、扎根理论、文本研究和行动研究。其特征包括注重现场、重实地、重情境、重关联、重意义与重主观。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本质差别

1. 定量方法主要描述现象总体的结构和关系,验证理论命题和假设。

2. 定性方法对现象进行初步探索,描述特定现象的复杂性和变化过程,揭示研究对象的主观认知并诠释其行为的意义,发展新的概念和理论。

研究中如何选择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

1. 选择方法的决定因素是研究问题。

2. 定量研究适合探讨总体结构、类型比例以及从相关因素或影响因素“是什么”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3. 而定性研究适合探讨特定现象的过程和主观体验。如在微观的、局部的层面,从某一现象是“如何”形成、“以何种方式”影响、“如何”发展和变化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

一切都以研究问题的性质以及回答研究问题的需要来决定。这是进行混合方法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则。

1. 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指在一项研究中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以收集和分析资料。其前提是研究者要同时具备定性和定量的背景和经验。

2. 三种常见的结合模式:阶段模式、主辅模式、平行模式。研究设计要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来决定定性与定量部分的交互程度、相对重要性和时间顺序。

赵旭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时代我们怎么做田野?

——从微信和视频直播讲起并基于一种观念的转变

人类学的田野八式

心存异趣

扎实描记

留心古旧

知微知彰

知柔知刚

神游冥想

克已宽容

文字天下

实地田野调查方法的核心

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一位社会研究者要亲自与他研究的对象居住在一起,和他们保持很融洽的关系,并通过这种长时间(一般是一年)的参与观察来对当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出一个总体性的描述,并对社会科学的一些主流理论提出一些以田野资料为基础的反思。

民族志的两种方法

1. 线索追溯法:核心就是把人和物都放置到某个自然或人造环境的大背景之中,由此而去追溯人行动的轨迹。这种方法在意人的生活世界的周遭处境;在意物在人的手上流动而形成的轨迹;在意人生活的场景及人与场景之间的关系;在意人造物的文明演化的轨迹。

2. 定点聚焦法:核心做法是坐标式的定点研究,关注的是某个场所或地点里的人群生活,它可能会用某种并非完善的抽样方法随意地选定一个时空坐落之中的某一个点展开实地的调查。

数字时代的田野调查

1. 从静态结构到动态过程的转型:

在人类学研究范式上体现出了一种新的转换,这可谓是从一种静态结构的固化思考而更多地向着一种动态结构发生的过程性理解的反转。数字媒介的密布式介入于生活之中,其对于人的更为广泛的生活世界而言,变成是一种风起云涌的冲击性的存在,人们的生活因此在受到一种深度的影响。

2. 面向数字化时代的观念之变:

网络数字媒体遍布于人们生活之中,从事专门的人类学意义的田野工作最为重要的是观念转变的问题。即在这样的一种生存处境之中,如何能够去理解其中的人以及周遭世界所构造出来的一个新的人文世界的问题,将会成为是一种新的田野民族志关怀的核心所在。

3. 社会关系模式的新转变:

在由虚拟媒介所组成的社会中,人们基于在数字媒介上的行动表达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交往的社会关系之间究竟会有着怎样的一种相似性和差异性,这将会是我们在数字化时代的田野工作中所需要去进一步深切注意到并给予一种透彻理解的向度。

4. 虚拟为真的方法论转变:

在这其中,如何理解虚拟为真的方法论转变成为关键。这种虚拟为真带动了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带动了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也将带动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关图书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风笑天

本书是专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青年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设计这一关键技能。本书沿着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实例解析的逻辑,详细讲解了社会科学常用研究方式中的研究设计问题、突出特点和应用范围等内容,并通过研究设计实例解析,帮助读者了解社科研究设计的方法,掌握设计的策略和技巧。

5折

新书首发,限时半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 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为社会科学领域内各专业的教学和学习需要而编写的研究方法指导书。本书将呈现社会研究过程中各种使用频率高、基础而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定量文献研究、实地研究、个案研究等等,讲解各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运用方式,为读者提供社会研究方法的基础入门知识,并教会读者将其运用于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书中对定量及定性研究方法均施笔墨,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研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实例、学方法》

风笑天 著

本书是为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青年研究者定制的案例分析型研究实战指导书。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老师从自己已公开发表的150余篇学术论文中,精心挑选了10篇论文作为例子进行解析,详细地讲解了每一项社会研究从浮现最初的想法,到提炼具体研究问题,再到实际开展,最后撰写论文以及发表的整个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

风笑天 著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际,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简明晓畅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转型人类学》

赵旭东 著

本书立足于多元世界的现实及其背后作为整体的文化存在的可能,提出在从微观的中国村落研究转向宏观的中国文明的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中国人类学需要面对的是不同文明之间互动的方式以及可能有的理想状态。本文所提出的文明互动的研究注意到了文明之间对立排斥、互补交流以及圆融共通这三种互动模式,它们在心理表征、社会交换、表现方式、文化表达以及民族志类型等诸维度上都会表现出各自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忧郁的热带》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国宝级人类学家,他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是所有研究者必须参考的起点,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忧郁的热带》是一部深刻隽永的大师经典,这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思想自传式田野笔记,记述了他在几个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还原了“野蛮”与“文明”的激烈碰撞,是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维克多·特纳 著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登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特纳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分化-阈限-再整合”的过程,这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动的现代性》

齐格蒙特·鲍曼 著

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鲍曼研究并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如何从“沉重的”、“固态的”、以硬件为中心的现代性向“轻灵的”、“流动的”、基于软件的现代性转变。他认为,这种现代性的转变给人类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系统结构的新的不可达性加上生活政治和人类团结直接背景下的非结构化和不明确的流动状态,要求人们重新思考用于叙述人类个体经验以及他们共同历史的概念和认知框架。

现场图片来了~~

会前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不完,根本签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佬签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饭前还得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书首发(热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手之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制,粘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出版社都带了什么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大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文分社重点好书

重点社会学图书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议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上参会:

仍可持续报名

文字 | 李欣蔓 杜婷

图片 | 马俊

注:以上内容为嘉宾演讲中的部分内容,由会议志愿者共同整理。

请读者朋友们尊重知识产权,引用或使用时,注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