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青年论坛》是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追求精神自由,自觉进行理论创新”的最生动写照之一。

80年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最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基本以“丛书”(“走向未来”、“二十世纪文库”、“文化:中国与世界”三大丛书)、研究机构(社科院、农研室、体改所等)或报刊为阵地,形成了若干互动密切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共同构成了启蒙运动的中流砥柱,创造了堪称中国数百年史上难得一见的思想黄金年代。

从地理上讲,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不过身处武汉,于1984至1987年之间曾经短暂存在的《青年论坛》算是个例外,也正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原因,人们在梳理研究改革史的时候,往往忽略这段重要的思想史篇章。今年适逢《青年论坛》创刊40周年,笔者就简要回顾一下这个杂志的历史,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论坛》创刊20周年之际,该刊几位关键人物再聚首。左起:李明华、胡德平、陈东升、王一鸣、贺绍甲)

改革之初,武汉成为思想活跃的地方,这功劳首推刘道玉、朱九思、章开沅的思想开明的教育家们,他们当时分别掌舵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华中师大,培养了大批青年才俊;其次,在市长吴官正等地方领导影响下,武汉经济改革也走在前列,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比如第一个建立技术市场,第一个放开农产品价格,第一个聘请“洋”厂长,第一个建立兼并市场等等。总之那个时候的武汉,不同于现在,是个朝气蓬勃、人才济济的地方,是改革开放和思想启蒙的重镇,《青年论坛》就是在这种氛围内产生的。

提到《青年论坛》,首先必须说的是胡德平同志,是他成就了《青年论坛》的顺利创刊以及历史影响力。1984年,胡德平出任中央整党指导工作委员会湖北巡视组巡视员,6月12日他受邀出席湖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民营企业“黄鹤书刊发行社”改革经验座谈会,湖北省社科院的两位青年李明华、王一鸣(二人均系武汉大学毕业的“新三届”)也恰好参会,他们鼓起勇气向这位“大人物”传了一个纸条,上面写道:“德平同志:我们是社会科学院的一群年轻人,我们正在筹备创办一个青年学术刊物,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胡德平现场没有做回应,而是会后先向他的北大同学、时任湖北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李步楼了解了情况,几日后正式约李明华、王一鸣一起讨论了办刊的思路,胡德平说,《青年论坛》不仅要关心经济改革,还可以谈谈人道主义、人的价值等问题——这些都是当时思想启蒙亟需突破的问题。对于《青年论坛》杂志社的性质,大家定位为挂靠在湖北社科院下完全自收自支的单位,不占用公家财政编制,不靠向国家伸手要拨款,完全靠征订发行自食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论坛》编辑部仅有10平方米,虽然办公条件简陋,但是不影响青年编辑们心怀天下)

所以,《青年论坛》的产生,既有可以说是改革历史大潮下的必然产物,也有偶然因素,它完全是机缘巧合凑成的,胡德平与几个有改革理想的青年人因偶然走到一起,并给予他们支援帮助。大家进行这份事业,完全处于推动中国变得更美好这个赤诚的愿望,而没有半点私利,更不存在什么经济利益上的私心杂念(后来《青年论坛》停刊整顿时,有关部门曾经对财务进行严格审计,但是没有发现一分一厘的贪腐行为)。

有了胡德平同志的支持,《青年论坛》创刊一路下来很顺利。省委书记关广富特意批示:“看来改革之风已经吹进社科大院……改革者的呼声对我们太重要了”。主管宣传工作的省委副书记钱运录也给予大力支持,不仅协助解决了刊号问题,还特批5万元作为创刊启动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 《青年论坛》创刊号目录,下图:胡德平与湖北省委秘书长吕乃强出席《青年论坛》创刊座谈会)

1984年11月,《青年论坛》正式问世,35岁的李明华担任总编辑,22岁的王一鸣担任社长,编委会成员平均年龄不足28岁,这是一支充满理想和朝气的队伍。李泽厚为创刊号撰写了卷首语,当然最重要是的胡德平的《为自由鸣炮》一文。

胡德平首先分析了当下“自由”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境,他说“对自由,或是噤若寒蝉不敢问津;或是嗫嚅趔趄不敢越雷池一步;或是心向往之,却把自由和’自由世界’画等号”。接着指出自由乃人类天生之权利,并与当下经济改革实践相结合指出:“自由始终是和劳动、人类的基本实践紧密相关的”,“我们关注自由,就是关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劳动力,也就是关心社会生产力”。

胡德平同志进一步呼吁:“既然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那么我们也就应该极大地关注自由”,“希望’自由’二字在政治上不要永远成为一个避讳的字眼”。(胡德平同志的观点与今天人们所谓的“自由才是第一生产力”完全一致,对于我们谈如何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有启示意义,只有打破权力和制度的不必要束缚,才能真正打破“经济增长天花板”)

1983年来接连进行的“清除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运动”,令思想界倍感压力,胡德平此文一出既可谓“石破天惊”,又大快人心,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文摘》、《长江日报》、《世界经济导报》等报刊纷纷转载,此文成为80年代思想史中一篇具有里程碑式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5年2月5日《人民日报》转载《为自由鸣炮》)

不过,此文也令一些人非常不快。据胡德平的回忆,父亲胡耀邦看到此文后,淡淡说了一句话:"这事没有完"!果不其然,时隔不久,中央书记处主管宣传工作的书记XXX向胡德平表示:“你有一篇文章,叫做《为自由鸣炮》,邓朴方在《三月风》杂志上发表了王若水的人道主义的文章。我认为这些都不妥当”,邓朴方得悉后对该书记说:“X叔叔,我是残疾人,讲一点人道主义总应该可以吧!”

《青年论坛》创刊赢得头彩,迅速吸引了年轻才俊们的目光,周国平、周其仁、冯仑、邓晓芒、易中天、赵林、夏勇、李延明、陈晋、伍晓鹰、甘阳、郭树清、曹远征、杨念群、梁治平、毛振华、朱嘉明、冯天瑜等当时最优秀的青年学者纷纷给刊物投稿,就连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等海外学者也邮寄来他们的最新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泽厚与《青年论坛》社长王一鸣等人)

根据笔者所收藏的《青年论坛》全部刊物,它所关注的话题,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是关于经济、政策改革政策的讨论。有冯仑、盛斌、周为民《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曹远征的《经济运行失控意味着什么》,周其仁的《农村变革和理论经济学研究》,袁璋的《我国经济社会系统运行机制故障之分析及解决途径》,陈东升的《关于发展建设经济学的几点浅见》,郭树清的《从苏联东欧价格体制的比较研究看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目标》,何宪的《国家资本主义新议》;以及夏勇的《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了解权问题及其联想与反思》,苏一宁的《中国封建官制批判》等等。此外,1986年9月号的《青年论坛》发表了“政治体制改革笔谈”专题,收到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龚祥瑞和中国法学会郭道晖的专稿。

第二类是关于“自由”、人的解放等核心价值的讨论。文章除了《为自由鸣炮》外,还有于可训的《将自由写在文学的旗帜上》,沈大德、许苏民的《自由的命运及其他》,陈恒六的《为学术自由呼号》,王增浦的《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胡平的《论言论自由》,闵琦的《出版自由与马克思》;以及许苏民的《人的现代化》,沈晓冰的《现代人的观念》,唐坤的《也为人道主义辩护》,赵林的《现代人生观的多元化的相对化倾向》等等。

第三类是关于中国文化和哲学问题的讨论,对于当时的“文化反思”、哲学革命等思潮。代表性文章有,杜维明的《以开放的心灵迎接“传统”的挑战》,甘阳的《说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刘东的《改革的哲学和哲学的改革》,郭齐勇的《“中国文化”研究的勃兴》,周民峰的《试论中西思维发展的两条路径及其趋势》,周国平的《生命的烦恼和创造的欢欣》,杨念群的《打破和谐》,邓晓芒、易中天的《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与美学方法论的革命》,邓晓芒的《自我意识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述评》,易中天的《艺术起源与审美超越》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论坛》作者座谈会,左一为易中天)

我们可以看出,《青年论坛》并不是泛泛谈价值口号,做针砭时弊的“反对党”,而是一本有思想厚度,认真严肃讨论中国现代化中核心问题,提出建设性见解的思想性刊物。还值得一说的是,上述作者发文时很多人都不满30岁,比如毛振华22岁,杨念群23岁,冯仑、陈晋26岁,陈东升27岁,郭树清28岁,《青年论坛》无疑他们成长的重要见证。

也正因为《青年论坛》办刊的优秀表现,很多重要人物都给予支持肯定。于光远、黎澍、董辅礽等发来热情洋溢的寄语;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华中师大校长章开沅也被聘为刊物顾问,章开沅曾还曾经自豪地对美国客人讲:“你们要了解中国年轻一代在思考什么,可以读一读《青年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铁映、朱厚泽、吴官正、李源潮等高级干部也对刊物表达重视和鼓励,尤其是新任中宣部长朱厚泽1986年5月22日来武汉视察的时候,特意参加了《青年论坛》主持举办的“武汉地区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座谈会”。朱厚泽在座谈会上说,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早就证明行不通,我们要全面探索现代化道路,改革时不我待,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我赞成你们把刊物当成一件严肃的事去办,知识分子应该形成一个独立阶层,去监督批评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李铁映同志致《青年论坛》的寄语;下图,吴官正同志在阅读《青年论坛》杂志)

朱厚泽还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领导干部要听得别人的批评,你们办刊物,也要敢于肯定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别人不对,你们可反对,但尽量做到严谨,有些议论要立足于听,不要立足于跳,不要随便扣自由化的帽子,也不要随便扣僵化的帽子,大家要互相补充、互相交流,不要引起一些对抗,否则将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座谈会大家发言热烈,一直到午夜零点过后才散会。

到1986年办刊进入第三个年头(实质距离1984年底创刊仅一年有余),《青年论坛》每月开印量突破4万册(几乎全部为个人自费订阅),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思想类刊物之一。这时候,杂志社还设立了北京等地设立了记者站。在外经贸部工作的陈东升担任北京记者站站长,记者站成员还有高伐林、曹远征、季思聪、远志明等,不过这些记者站成员并不是杂志社正式职工,而都是怀着改革梦想,义务为刊物服务的志愿者。

即便多年以后,陈东升成为世界闻名的企业家,他对这段经历仍然非常珍视,回忆道:“我每天骑着一辆女式自行车,穿梭于北大、人大、清华、中央党校等单位之间采访,经常是凌晨三、四点钟才能回到宿舍。这份兼职工作连一分钱报酬也没有,很累,但我却总是乐呵呵的。这些工作都是业余做,甚至连公共汽车费都不报销,完全无私地工作和奉献,就觉得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事情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论坛》主要工作人员,左起:王麓怡、周晓佑、陈兵力、王绍培、李明华、陈东升、喻承祥、王一鸣、刘有源、贺绍甲)

不过,正在刊物茁壮成长的时候,《青年论坛》在1987年初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停刊整顿”,并且一整顿就是遥遥无期,等于是被永久停刊,像它所从事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样夭折了。不过《青年论坛》所探讨的话题,今天看起来仍不过时,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这四十年仍未解决的现代化未竟命题,今天重读《青年论坛》的文章,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青年论坛》短暂存在的历史,也充分展现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担当、使命感、思想深度。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青年论坛》是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追求精神自由,自觉进行理论创新”的最生动写照之一;他们亦体现了梁任公所云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今天的我辈青年所处历史环境虽然已经有很大不同,但是彼时青年人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我们了解和传承。 (特别鸣谢《青年论坛》创刊社长王一鸣先生提供的各种资料)

参考文献:

钱理群:《民间学术团体的涌现与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台北大学学报第30期,2021年9月号

钱理群:“以改革为体,以自由为魂”:《青年论坛》与八十年代

李明华:《青年论坛》:80年代的“新青年”杂志——对八十年代一份刊物的回忆

徐友渔等:关于八十年代文化思想派别等的通信

高伐林:《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

王一鸣:胡耀邦与《青年论坛》二三事

贺绍甲:《青年论坛》——我记忆中的点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