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军曾经一度把李自成的军队打得只剩下了18名骑兵,躲入了商洛山中,但无论明军调集多少人马,拨出多少粮饷,李自成的军队始终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并最终覆灭了明王朝,那明军为何无法消灭李自成呢?

我选取了三个小片段来说明这个问题。

01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

一个消息由洛阳传来,并迅速传遍了整个河洛地区,并蔓延至整个中原大地。

得到消息的百万百姓,他们老弱相扶,拖家带口,像流水一般蜿蜒流向洛阳,日夜不绝。

因为他们都听到了同样一句话:闯王在洛阳开仓放粮。

李自成拿下洛阳之时,多少有些兴奋,这是义军的一次空前胜利,但当他打开粮食仓库之后,兴奋变成了愤怒。

因为仓库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因为存放过长的时间,早已经腐烂不堪,恶臭熏天,已是无法食用。

无法食用只是在正常年月。

可如今灾荒连连,老百姓早已经断了粮,在饿殍遍地,人吃人成为常态的时候。

李自成拿出来的这些恶臭的粮食,连平日猪食都不如。

但就是这些猪食,让整个中原大地都为之振奋,四面而来的饥民们就靠着这些猪食,保住了性命。接下来,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跟着闯王,闯王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一位亲眼见证这一震撼场景的读书人在书中写道: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02

崇祯十年(1637)的十一月到十二月期间,在山东的兖西防区,明军擒获了三名农民军的侦察骑兵,当地官府立即对这三人进行了审讯。这三人是分别雇工陈斗魁、农民崔文举、秀才之子傅一春,他们都抛弃了以前的身份,加入了农民军中。

这三人经历严刑拷打,但在接受审讯之时,竟然毫不畏惧,在堂上昂首挺胸,据理力争。

陈斗魁对自己曾经杀了11人这件事,谈笑自若,毫无畏惧;而崔文举一农民,也是甘心为农民军所驱使。傅一春是秀才的儿子,在家里读过书,胸中有笔墨,出口皆成章,也算是个读书人。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双亲被农民军所杀。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傅一春的父亲既然是秀才,家中至少也是一个地主,这当然是农民军所痛恨的对象。但父母被杀,傅一春还是加入了农民军的队伍。在审讯之时,他满口都是在叙述农民军之强大,对明军不堪一击的藐视,并讲述农民军中鲜衣美食,颂扬农民军的种种美好。

审讯的官员,不禁发问:这些人,不害怕朝廷,不惜性命,甘心为贼所用,刀锯在前,这些人为何就不害怕呢?

这三个人当然被杀掉,只是他们异于常人的表现让审讯官员记忆深刻,所以有人就将此情景记录了下来,这件事也才流传至今。

03

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攻打北京,需要经过宣府。

宣府是北京的屏障,为九边之一,历来驻有重兵把守。根据隆庆三年的记载,宣府的兵力部署是151452名,实际驻守的有83304。每年主、客兵的费用加起来,消耗白银高达32.5万两。

驻守在宣府的巡抚朱之冯见李自成势大,就召集属下,要歃血死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部下们都已经抛弃大明,想着归顺李自成。监军太监杜勋和总兵王承允甚至跪下来请求朱之冯带着大家投降,朱之冯气得大骂二人,杜勋也不答话,只是笑着离去。

当李自成的大军离宣府还有三十里的时候,杜勋等人就忙着前去迎接。朱之冯登上城楼,而士兵们早已作鸟兽散,朱之冯走到大炮之前,对着随从们大喊开炮,却无一人应答。朱之冯遂自己去点燃大炮,随从们竟然堵塞炮口,又从后面拖拽他,不让他发炮。

朱之冯抚摸着自己的胸口,平复自己满腔悲愤,感叹道:没想到人心都已到如此地步了啊!遂放声大哭。

李自成军队到了城下,城中人张灯结彩,欢迎李自成大军的到来。随从想要拥着朱之冯出来迎接李自成,朱之冯不许,自缢而死,死后尸体被丢弃在护城河中,无人收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