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理性阅读。

年轻时被父母管,读书选校要管,工作要管,择偶还是要管。曾经我很讨厌父亲的手伸得太长,但到了一定年纪后,我才知道,幸亏当年我父亲手伸长了,要不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有一定道理的。

01

我叫晓燕,是90年代末的师范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4年中考,我的分数排全校前三名,那时区里示范性高中全区招生,分到我们县的名额有5个,我是可以上区里示范性高中读书的。

从学校查到分数后,我兴奋地一路小跑回到家,把这好事告诉父亲,并跟父亲说,我要去读高中,三年后考大学。

可父亲却皱起了眉头,坐在门口石凳上,叭嗒哄嗒地抽着旱烟,沉默了好久,突然把烟斗敲到门槛上抖了抖烟灰,才慢悠悠地说:"晓燕啊,爸爸觉得你还是报师范学校比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一下子懵了,反应过来后,着急拉扯着父亲的烟杆:"爸,我想考大学,我不想读中专,我可以上高中的。"

父亲摇摇头,语重 心长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报师范有包分配,读师范期间还有伙食补助,每个月光补助费就够你半个月的伙食了,三年后毕业还有稳定的工作。你要是去读高中,三年后考不考得上大学还另说,谁又知道大学毕业后分配政策会不会变呢?"

我低下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还有点生气。

我认为父亲嫌弃我是女孩,不想继续供我读大学。

村里小刚成绩不如我,中考分数比我差了一大截,还能去高中了。

我一想到他以后是个大学生,而我只是个中专生,我就羡慕得不行。

后来在父亲的坚持和天天摆道理的劝说下,我还是去读了师范学校。

三年后我师范毕业,分配到镇上的小学当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每天面对一群调皮的学生,当个“孩子王”,我心里总有股怨气。

也就是在我工作的那年,小刚考上了大学,虽然只是一个大专,但毕业也是大学生了。

在小刚去读大学的那三年,我也渐渐适应了老师岗位,也觉得得其实教师职业挺好的,我也从一个个学生考试成绩中找到了成就感,越干越有劲儿了。

正当我把教师事业干得起劲儿时,小刚也大学毕业了。

他毕业从学校回家的那天,我特意跑到他家,缠着他看他的毕 业证书。看得我可馋了。

可分配政策变了,已经取消了大专生的包分配,毕业回来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是自主就业,已经没有当年所谓的“铁饭碗”了。

当年体制内单位还没什么招聘岗位。

小刚在当地找了好久的工作都没找到,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进糖厂当了临时工。

在厂里做了一年多,小刚见转无望后,无奈之下只好去大城市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行前,我见到他一次,由于工作上受的挫折,让他很苦闷,还学会了抽烟。

当时他掏出一包廉价的香烟,苦笑着说:"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该去读什么高中,还不如跟你一样读个师范,起码饭碗稳当啊。"

我看着小刚一脸的懊悔,突然意识到父亲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明智。

不知道他是早就预见到了政策可能会变,还是我命中有贵人指点,所以才让我选了一条稳妥的路。

而我却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还埋怨他耽误了我的前程。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从那以后,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当老师不如其他行业赚钱多,但起码不用担心下岗失业。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提拔到了中层领导。

02

听小刚的家人说,他去了大城市后,换了很多份工作,还娶了一个当地的农村女孩成了家,夫妻俩一起在外面打工,生了个孩子,留在老家给老人看,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已经在镇上教书好几年了,也通过学历补偿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

有一年春节,我去镇上的菜市场买菜,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定睛一看,竟然是小刚!

他穿着一件脏兮兮的衣服,蹲在地上卖土豆。

我走上前去打招呼,小刚抬头看到是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苦笑一声。

我问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他叹了口气说:"唉,不怎么样。我在城里打工这么多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可就是挣不到钱。没办法,孩子长年留在家给老人带终究不好,没办法,只能回老家租个摊位,糊口度日。"

看着小刚憔悴的面容和满是老茧的手,我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意气风发的他,没想到如今竟沦落到这般地步。

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当初让我读师范是多么英明的选择。如果我跟小刚一样读了高中,毕业后没有工作,现在恐怕也是他这样的处境。

想到这里,我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跟学校一个同事小林谈起了恋爱。

我一直以为父亲在这方面不是个守旧的家长,他不会干涉我的婚姻,所以我和男同事关系没确定之前,我没打算告诉父亲。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却强烈反对。

他把我叫到跟前,严肃地说:"晓燕啊,爸爸觉得小林不适合你。他是个老师,可他做的一些事,跟老师身份不相匹配,这样的人品,将来有你苦头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