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嘴里谈的是教育,心里想的是如何“割韭菜”,如此口是心非又怎能让人信服?

“我实名举报乔老师诈骗了很多家庭,他作为一个老师却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险恶。”近日,一名为“初三八班王南皓”未成年人博主更新的一段视频引发热议。王南皓举报称,拥有几百万粉丝的“乔老师”原文照搬他的视频内容,却自称是班上学生所写。目前,“乔老师频道”的账号已改名,并删除了此前所有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举报的视频中,博主“乔老师”称写给父亲的这封信来自班上同学。图据新京报

王南皓表示,“我想告诉大家我不认识他,完全不知道他是谁,乔老师你是卖课的,很多叔叔阿姨真的以为我是你的学生而去买了课。你这条视频全网几十万的播放量,涨了几十万的粉丝,我也收到了几百条私信说买了课支持我。”名为教育自媒体,却利用未成年人发布的信息蹭流量、牟取商业利益,“乔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相关工作者应有的价值操守。

随着自媒体内容生态的丰富,涌现出一批深耕教育领域的教育自媒体。其中,一些优秀的教育自媒体人秉持创新教育观念,对家长和学生不无启发,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与此同时,尽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育自媒体也要坚持教育向善原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遵循,以教育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然而,一些教育自媒体却把“卖课”当成唯一追求,缺乏教育工作应有的求真务实。一些视频均是站在讲台前的场景,给人留下真实课堂的印象,实际上这些视频中可能不乏设计、摆拍,甚至存在剽窃行为。如果嘴里谈的是教育,心里想的是如何“割韭菜”,如此口是心非又怎能让人信服?

退一步说,即便是冲着“卖课”而进行自媒体运营,也要遵循内容创作的法律与规范。据新京报报道,今年4月27日,王南皓发布了标题为《家庭幸福的真相》的自白视频。“乔老师”照搬未成年人的视频信息,却自称是班上学生的来信,孰是孰非不难辨别,其行为已涉嫌侵犯王南皓的著作权利。

如今,“乔老师”删除了发布的视频,似乎是默认了自己的不当行径。但如果真的因为这条视频让“乔老师”获取了相关经济利益,王南皓还拥有继续索赔的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对“乔老师”的违法行为进行追责,还王南皓一个公道,捍卫社会的价值底线。

从剽窃方式看,“乔老师”的做法类似于视频版本的“洗稿”,通过编造故事,将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再次表达。这种方式给著作权保护和剽窃的认定带来一定挑战,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王南皓自己发现,又或者“乔老师”的视频没有那么大的传播量,剽窃行为很可能至今未被察觉。

这启示平台等内容审核者要加强反剽窃的技术研发,以更精准手段识别剽窃行为,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一些视频的画面虽然不同,但视频中讲述者的内容信息可能大同小异。通过语音识别转化技术,对视频中的文本信息加以比对,也能判定视频是否存在剽窃、雷同等情况,从而采取禁止上线、限制流量等措施。

这起事件也给教育自媒体从业者一个严肃的教训: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尽到为人师表的本分,别让教育变了味。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南木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