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不该就这么草草收尾,看似是偶然的个案,可能折射出当下信息生态的某些通病,不能不进一步反思

因为打着不存在的“辽宁理工大学教授”名头涉嫌招摇撞骗,“魏新河”的名字近日经常出现在新闻标题里,还多次登上热搜。然而,据橙柿互动报道,有媒体在转发报道此新闻时,附上了另一位“魏新河”的照片。被张冠李戴的军旅诗人魏新河表示,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亲朋好友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耐心解释,实在有点不堪其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传的这张照片其实是军旅诗人魏新河本人照。图据橙柿互动

因为同名同姓被无辜波及,确实让人哭笑不得。诗人魏新河接受媒体采访并辟谣,算是一种自我澄清,一定程度上可以“冲刷”掉溅在自己身上的“脏水”。但是,这件事情不该就这么草草收尾,看似是偶然的个案,可能折射出当下信息生态的某些通病,不能不进一步反思。

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门槛被大幅降低,为了追求“快”,有些内容会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当“转发”成为一种惯常的行业操作后,类似的错误还可能会被复制、放大、延长,最终给当事人带来不小的困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澄清。诗人魏新河就表示,“身边很多人来问我,有的打电话,有的发信息”,还有的“不太好意思直接问我,于是找到我家人想侧面‘关心’我”……

这其实已经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甚至是名誉权。毕竟,彼魏新河是一涉嫌招摇撞骗的冒牌教授,此魏新河被自己的身边人误解,已然造成了本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那么问题来了,这位无辜的魏新河该向谁维权?

首先,当然是第一家配错图的机构或账号,如有其他以讹传讹照搬转发的账号,可能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对此,当事人可以使用法律手段,要求错配照片的账号删除相关信息,乃至道歉和赔偿。当然,这个维权过程想来并不那么容易,固定证据、寻找源头本身也需要耗费成本。

这也提醒,在快节奏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时代,到底该建立怎样的纠错机制?相关账号除了删除错配的照片,恐怕还应该及时声明自己的错误并公开道歉,努力消除因为自己的失误给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应该成为一个行业规矩,而不是处在“当事人不告就不追究”的状态。

近年来,类似的低级错误并不是没有,甚至成为一种“新媒体现象”。这固然和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关,但新闻专业主义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或许正是因为还没有明确的、完善的纠错机制“对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使得一些机构对这类错误并不怎么上心,才导致错误频出,陷入恶性循环。

说到底,这次“魏新河张冠李戴”事件,再次敲响了网络信息生态治理的一记警钟:行业性的、普适性的专业规则必须尽快建立。生活在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里,是值得所有人去追寻、捍卫的权利。毕竟,我们谁都无法保证,哪天会突然成为“新闻当事人”。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樊成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