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池应安装排气管,每一池要留清掏口,盥洗灰水不得接入三格化粪池……”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该镇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首厕过关制”现场培训会正在进行,农服中心工作人员正围绕农村厕所革命三格化粪池改厕的施工流程、技术要点、安装要求、奖补政策、验收标准、后期维护等进行讲解。通过“实地观摩+现场讲解+图片展示+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参训的各村村干、群众代表、改厕工匠等深刻领会掌握改厕技术要领,促进以“首厕”过关示范带动“每厕”过关,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丽宜居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楼镇下寨村农村公路与美丽庭院相得益彰(杨云 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客楼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村容提升等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民生福祉的融合度,助力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2019年以来,该镇累计投入户厕改造资金53.77万元,完成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77户。今年,全镇计划投入户厕奖补资金7.5万元,实施“首厕过关”25户。

目前,全镇建设示范点排污工程1800米,建设了1个污水处理厂。采取“户集、村收、村处理”的模式,配备垃圾回收中转站1个、垃圾收运车1辆,设置垃圾集中投放点115处、发放分类垃圾桶90余个,共配备公益性岗位210名、集镇保洁员5名,打造乡村“花路”6条,对照“五美”庭院标准创建美丽庭院110个,曾经农村常见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改变。

同时,全镇4个村都建立了“文明积分超市”,共奖励兑现物质价值3100元,共评出“好公婆”“好儿媳”及助人为乐等优秀个人36户,营造出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的和谐氛围,让赏乡村美景、品田园风韵、舒享自然慢生活成为公众出游的新时尚。

“这个夏天,漫步于下寨百亩荷塘的景观步道,吹着晚风赏美景,很舒爽。”置身荷塘,来自县城的杨雪梅感叹,乡村景“养眼养心”,农家乐“养口养胃”,乡村也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诗和远方”。

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百亩荷花基地、高山云雾茶基地等资源优势,客楼镇下寨村围绕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通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基础设施“整形”、厚植生态产业“整容”,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推动“产业兴村、旅游旺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的荷花基地与农家相映成景(陈昆 摄)

目前,下寨村共有农家客栈、特色民宿、农家乐5家,全村200余户群众参与发展了种养殖,生态绿色产业在全村蓬勃兴起,下寨村被评为省级“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国家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下寨区域“岑巩红豆杉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紧扣生态文明、产业转型、绿美乡村建设等,客楼镇立足村情实际,紧贴群众需求,大力引导群众用好生态资源、深耕绿色产业、做靓绿色名片,不断提升土地的“绿色产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合长势良好(陈昆 摄)

阴雨绵绵,挡不住村民劳作的脚步和奋斗的干劲。在客楼镇白家坝村大龙塘的百合基地里,59岁的李远珍麻利地拧起一簇簇杂草,一株株百合整齐排列,昂扬挺立,展现出勃勃生机。

“听说种百合能挣钱,今年我就试种了20亩。”李远珍说,作为一个庄稼人,只要风调雨顺、吃得苦,就不受穷,今年,夫妻俩养了6头本地牛,种植了56亩太子参、22亩前胡、3亩水稻、80亩桃子,还通过资金入股村合作社共种植辣椒100亩。靠着在家发展产业,全家修了新房,买了新车,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产业还年带动1000余人次就近务工。

干群“双向奔赴”, 乡村“提颜增质” 。聚焦乡村产业兴旺、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治理创新、生态宜居等方面,客楼镇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红利,搭建起政民双向供求良性互动的“桥梁”,提升了民生“温度”,增强了群众的幸福“质感”,使乡村治理呈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该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乡镇”和“省级文明乡镇”。

“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尽力保障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力提供什么。”客楼镇党委副书记潘伯超说,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将继续以农村环境“求精求美”、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精神沃土深耕厚植等为着力点,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丰富产业经营业态,以“小切口”促进实现“大变样”,切实让乡村因提质而靓、生活因提质而美。(周燕 陈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