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一带,建国后老四野和晋察冀部队留下的干部很多,有的陆续转业了,有一些还在军队里。1990年夏天,原四野54军军长丁盛去北京办事,引来众多昔日部下、老友登门看望。当时丁盛夫妇在北京租了套小房子,每天迎来送往不太方便,有一位故友便专门联系饭店,张罗了场聚餐会,方便大家集中起来跟丁盛见面。没想到,当天中午竟来了近200人,场面颇为壮观。除了大部分旧日相识外,还来了不少年轻人,都是听过丁盛早年的战功战绩,但之前从未见过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进入九十年代了,早些年可能不会这么热闹。丁盛是我军历史上的一员虎将,尤其62年反击战瓦弄之战后,声望日高。军职最突出时,丁盛官职大军区司令员,六七十年代曾先后执掌广州军区、南京军区。然而1977年春天他被隔离审查,原因是此前与上海造反派“有重大牵连”,最终被免去职务开除党籍。丁盛此番来京,正是找相关部门申诉的,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获得平反。因为部门多、程序复杂,所以老两口找房子住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涉及如此敏感事件,军队高级干部中,起初没多少人敢去关心丁盛。但时隔数年,随着改革深入思想开化,加上京津一带多是感情较深的老下属,便没有那么多避讳了。本来抗战时丁盛就在晋察冀工作过,1948年又随四野大军入关解放华北;此后丁盛虽继续南下作战,但许多战友根据需要留在京津地区,所以90年这里的老熟人太多了,跟广州的情况相似。

丁盛82年被强制退出现役,生活补贴为每月150元,起初安置到了江西南昌,后为了治病多数时间在南京。北京的老下属们知道丁盛夫妇生活拮据,不少人现场给丁盛塞钱;有的老友转业很早,在国营工厂干了半辈子,自然也是没什么钱,却还是设法帮助丁盛夫妇。丁盛早年治军严格,但他对下属很好,虽然76年的事情难以说清楚,但老部下基本不相信丁盛会有那些“罪行”,仍然打心眼里敬重老首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要塞钱,丁盛自然是不肯收,但架不住那么多人的一片心意。丁盛在聚餐时坦言,自己“落难”后有三靠:一靠妻子儿女,二靠组织帮助,三靠老战友。以前当大军区首长时,丁盛对钱财没有太多概念,也不会去过问家里的柴米油盐;但此时的丁盛转变很大,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只要是能应付得来的,都会自己干。尤其82年后的那段时间,全家都靠丁盛那一点补贴过活,确实很艰难。

其实在家人方面,更多是精神和生活上的慰藉,经济层面很难帮到丁盛。因为丁盛被审查后,他的家属也无法正常工作,有时还要配合调查;组织上提高了丁盛的补贴及医疗标准,后来生活费涨到了200元;丁盛真正感谢的,是包括在场众人在内的战友。不仅仅是在北京,全国各地有不少故旧接济过丁盛,寄钱寄东西的大有人在,令丁盛感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战友情十分真挚,但丁盛这次来京申诉不算很顺利,最重要的党籍仍然没能恢复,相关部门只同意提高他的生活待遇。丁盛夫妇住了两个月,最后抱憾离开北京。但失望之余,他没有忘记此行的另一个目的:专门去天津金汤桥边,祭奠了49年天津战役时牺牲的135师战友,当年丁盛是这支四野主力师的师长。在天津,同样有不少战友接待老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丁盛,经常自己拎着篮子去市场买菜,有时会被人认出来,习惯性地称他为“丁司令”。丁盛心头一热,但很快就摆手道:那是以前了,早就不是了,以后叫我老丁!后来儿女长大就业,家里生活宽裕了一些,但他还是非常节俭。95年有一次去深圳看望孩子,老伴孟文虹对丁盛说:这里公交车7角一趟,不找零很麻烦,下次干脆交1元钱。丁盛却不同意,坚持付7角,还说:应该省钱,我就不嫌麻烦。1999年9月,开国少将丁盛病故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