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繁星点点宇宙浩瀚

到国博建窑文化展看“一盏一世界”

“一盏一世界”,6月27日起,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公众见面。此次国博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的展览,精心遴选了135件古代建窑建盏及相关文物,同时展出298件当代建窑工艺品。展览分“古韵悠长”“啜英咀华”“星河流转”“匠心独运”“薪火相传”五个单元,从考古发现、文化内涵、艺术风韵、工艺传承创新、新时代新发展等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展示建窑建盏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工艺创造。

记者从国博获悉,该展地点为南6、南7展厅。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其产品以碗类居多,统称为“建盏”。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历经千年发展,当代建盏传承人通过匠心巧手,更是让千年瓷窑焕发新机。

建盏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艺术。建窑窑工对温度火候的掌控炉火纯青,烧到一定温度时就要开始降温,让釉液在自然状态下流淌,形成独具特色的窑变釉面,如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曜变等珍稀品种。据16世纪出版的日本文献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兔毫釉似兔毛纤细柔长,油滴釉似繁星点点闪烁,鹧鸪斑似鹧鸪鸟纹若脂似玉,曜变似日月星河宇宙浩瀚,无不传递出自然质朴的美感,反映了宋人恬淡典雅,在平静中求变化的审美情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玉瓯心展览现场。

上博东馆震撼重启

文物标本可触摸开先河

来摸摸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吧

记者从上海博物馆官方公众号获悉,2024年6月24日上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上博东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布展,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目前已完成开放“三部曲”中的第二节点,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开放面积将达到展陈空间的80%左右,日接待限额也将提升至每天2万人次。上博东馆于6月26日起重新向公众开放,观众6月25日12时起可在“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在发布会上,褚晓波详细介绍了上博东馆按照“三部曲”开放计划,本月底将开放陶瓷馆、玺印篆刻馆、玉器馆、货币馆四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系列”常设展厅,加上已开放的青铜馆、雕塑馆,上海博物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中的六部已经揭开神秘面纱。同时,聚焦城市文脉探源和对外文化交流主题,新推出两个专题展厅,分别是考古馆“考古上海”展和陶瓷专题馆“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

其中,陶瓷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近1800平方米。展览在人民广场陶瓷馆原有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遴选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其中近50%的展品为首次亮相,展品总数增加了近百件。展览按时间顺序呈现了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堪称一部中国古代陶瓷的“通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瓷馆展厅。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陶瓷馆在展厅最后增加了一个创新展项,设立了触摸文物标本互动区。经过专业评估和特殊保护处理,在确保安全和完善相关举措的前提下,允许观众触摸一件清代康熙时期釉下彩青花瓷瓶,开创了国内同类展览的先河。这一突破传统展示模式的做法,使文物摆脱了展柜玻璃的隔阂,鼓励参观者以敬畏之心用手感知古陶瓷实体,更加深切地领会文物的质地和工艺细节,更加深入理解和欣赏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同时,在展品旁还配有盲文说明牌,为视觉障碍人群提供难得的特殊体验服务。

考古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层,面积1000平方米。“考古上海”主题展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展览分为“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板块,通过2000余件/组文物的组合,分别描绘上海历史中史前时期的“古国”、唐宋时期的“古港”和明清时期的“古城”三个高峰阶段,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

另外,备受关注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2024年7月18日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启幕,并于7月19日向公众开放。记者看到,目前,7月19日至8月31日暑期期间的门票已经全部售罄。该展持续时间长达13个月,将至明年8月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绘盖板(上博人民广场馆)。

【广州】

拥抱欧洲经典

广东美术馆邀你来看

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真迹

记者从广东美术馆获悉,作为八大开馆大展之一,目前,特别引进的“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正在展出,其以这座现代博物馆馆藏作品为主体内容,展出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等意大利以及北方地区16、17世纪艺术大师的55件真迹作品。

在这批真迹中,文艺复兴盛期三杰之一拉斐尔·桑齐奥创作于16世纪的木板油画《男子肖像》、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韦切利奥的布面油画《多米尼克修士肖像(圣多米尼克)》等,都十分难得地与大家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斐尔·桑齐奥《男子肖像》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著名的画家、建筑师,其作品以圣母题材著称,表现母性的温柔健美。拉斐尔的父亲是公爵的宫廷画家,因此拉斐尔年幼时随父亲学画,后跟随佩鲁吉诺学习,1500年出师。他笔下人物柔美,这幅作品便是其典型。《男子肖像》在1911年进行修复后才显露出原始面貌。在此之前,画中人物头戴着一顶样式不同的帽子,身着厚重的毛皮长袍,外衣敞开露出浅色的薄衬衫。这幅画也曾被评论家判定为霍尔拜因所作,后又被认为是佩鲁吉诺的作品。最近,这幅画又被追溯为拉斐尔的早期作品,当时的拉斐尔还未能摆脱佩鲁吉诺的影响。而关于画中人物的身份众说纷纭,如法兰切斯科·玛利亚一世·德拉罗维雷公爵或史诗诗人塞拉菲诺·德利·阿奎拉尼。

在这次展览中,人们还会看到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风格以及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艺术家作品。正如联合策展人樊林所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作品虽然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头之作,却以大量上乘创作,更全面地描绘了那段时期欧洲文化的盛况。”

■整理: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图片:来自上述博物馆官网及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