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立青岛大学在当时刚刚创立不久,坐落在万年山蔻。第一任校长是杨振声,教务长是赵太侔。

1931年的初春,李云鹤来到青岛。她从前的一位姓赵的老师,也是她的一个街坊(他曾任山东实验剧院的导演),现在是青岛大学一个学院的院长,同时也在文学系任教授。有这层关系,他就安排李云鹤到青岛大学。

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得到赵先生抛出的橄榄枝,她心情轻松点了,但在青岛这种陌生的环境,李云鹤依然不适应,赵先生为了让她尽快融入,答应在大学里建立一个她感兴趣的艺术系,答应支付她的青岛的旅费,最后她同意了。

年仅17岁的她一边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一边在青岛大学旁听,她很喜欢听闻一多的课,也学着写过剧本,后来结识了沈从文的姐姐沈楚楚,常常去看望她,因而认识了沈从文,也尝试写了不成熟的短篇小说,向沈从文请教。沈从文曾经非常仔细地修改过她的习作,使她在写作上大有进步。她写过诗,只是未敢拿出来请闻一多指点。生活在良好的文化氛中的她,那时很想在文学上有一番作为。

但是沈从文和左翼作家关系一直很差,在各种论战中,沈从文一直被批判,处于下风,但李云鹤一直记着他。

就在青岛大学,一个物理系19岁的学生,深刻地影响了李云鹤的一生。

她结识他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是赵太侔的妻弟。赵太侔之妻俞珊,中国话剧界的明星,南国社的一员。

李云鹤在青岛住在黄县路7号赵太侔家。她翻阅着俞珊的相册,对俞珊极为羡慕。虽然俞珊只比李云鹤大6岁,但是她称她为师母,而且喊得很亲热。在赵太侔、俞珊那里,李云鹤邂逅了俞珊之弟俞启威,陷人了热恋之中……

俞家乃名门望族。原籍浙江绍兴,鲁迅的同乡。祖父俞明震,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清朝翰林,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他经历过甲午战争,在此役受过伤,返回内地任南京水师学堂校长,有过著名的弟子,此人叫鲁迅。

俞家根深蒂固,开枝散叶人才济济,俞明震的侄子俞大维是果党政府大官,俞大维之妹是傅斯年夫人,俞家这么多兄弟姐妹,唯独俞启威是我党的人,他改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黄敬。黄敬加入我党其实是受大姐俞珊的影响,俞珊虽然不是我党的人,但她带着黄敬参加了南国社。

南国社的创办人就是田汉,南国社以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为主,革命文化团体色彩浓厚,黄敬在南国社结识了一个叫宗晖的人,此人是地下党员,在他影响下,在上海参加了散发传单的革命活动,慢慢地这位三少爷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1930年初冬,他姐夫姐姐在青岛,因此他去了青岛大学做旁听生,第二年,他成为青岛大学物理系学生,与王弢同住一屋,王弢是地下支部书记,开始的时候,对黄敬表示谨慎考察,因为黄敬家庭背景颇为复杂,不急于发展他加入我党。李云鹤初识黄敬的时候,黄敬还不是我党人员。

1931年9月18日,日本鬼子悍然占领中国东三省,中国各地掀起了反对日本侵略,老蒋不抵抗主义的浪潮,李云鹤和黄敬,都投入了学生运动。

黄敬是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率领青岛大学学生罢课,抢占火车,去南京请愿,组织能力天赋展现,锋芒毕露,通过考察,青岛大学地下党支部批准他加入我党,李云鹤看着眼前这位男子英气勃发,深深入迷,因此,俩人从热恋发展到了同居。

李云鹤长期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接触了大量她以前不知道的读物,下班后,读了一些马列著作,列宁的文章,开始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可以说,黄敬无论在才干,相貌,三观上和李云鹤非常契合,很快,他们结婚了,是有实无名的婚姻,既没办理结婚证书,也没举办婚礼。原因有二,一则他们乃是新潮人物,不拘泥礼仪;二则俞家是名门望族,而李云鹤出身低微,俞家不承认这婚事。

因此他们很少得到俞家的接济,李云鹤每个月只拿30块的薪水,10块钱寄给母亲,剩下20元,在高消费的青岛生活,简直是入不敷出。

后来,我党在青岛大学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警察局的注意,书记王弢成为密捕的对象,风声鹤唳下,黄敬立即陪同他转移到上海,安顿后返回青岛,接替了王弢的位置成为地下支部书记,再加上赵太侔妻弟的身份,几乎没人怀疑他是我党党员。由于叛徒不断出卖,青岛地下市委屡屡被破坏,我党派李大章过来,成立了临时青岛市委,李大章任书记、王经奎任组织委员、黄敬任宣传委员。

1932年2月,经过黄敬的介绍,李云鹤在青岛一个码头仓库宣誓加入了我党,多年后,她接受采访,多次说她的入党介绍人乃是李大章,丝毫不提黄敬这位前夫哥,这是后话了。

在她入党后不久,叛徒出卖,黄敬被密探逮捕,李云鹤仓皇出逃,拎着小皮箱奔向上海,失去了党组织的联系。

到了上海,她本想住到上海俞宅,只是俞家不承认这位未经明媒正娶的儿媳妇,因此,不得不暂住在朋友家,同时,她想去拜见田汉。田汉是大人物,因为躲避国民政府的扣押,不停从他的几处住所搬来搬去,得到李云鹤要拜访的消息,指定弟弟田沅来接待。

田汉的助手廖沫沙住在田汉家,就这样认识了李云鹤,李云鹤大大咧咧想和廖沫沙一家同住,但廖沫沙夫妻除了一间卧室以外,只有一间厨房,他们对李云鹤很冷淡,没有地方住,暂时住厨房吧,李云鹤明白了,扭头就走,多年后,廖沫沙成了她仇视的对象,这是后话。

后来,田汉见到了她,需要李云鹤如实交代来龙去脉,搞清楚她的问题,后来,他经过一个曾经和李云鹤在青岛共事过的同事,才对李云鹤放下戒心,信任她了。不久,田汉问她想做什么工作,可以让她上舞台,被李云鹤拒绝了,她只想做群众基层工作,因此在田汉家住了些日子后,田沅向哥哥提了建议,介绍李云鹤去晨更工学团,在负责人徐明清手下工作,她就在上海偏远的北新泾镇有了安身之地。

1933年冬天,忽地一个穿棉袍的男子来到了工学团,说找一位李老师,这人正是黄敬,李云鹤与他久别重逢,激动不已。黄敬靠家里关系,打通关节被救出狱,回到了上海。

一到上海,打听到李云鹤也在上海,见过面后,本来一对夫妻可以住进华丽宽敞的哈同路俞宅,无奈之下,黄敬生母无论儿子怎么劝说,坚决不许李云鹤进家门,没办法,他们只能租一个小小的屋子,李云鹤依旧做工学团教员,黄敬仍旧从事地下工作。不久,上海爆发一二八抗战两周年的示威游行,引起警察局注意,黄敬意识到,他们有暴露的危险,于是连夜带着李云鹤离开上海,躲到北平。

到了北平,那边有俞家的房子,但黄敬父母还是不肯让李云鹤进家门,在北平混了一段时间混不下去,李云鹤独自回到了上海,找不到徐明清,经过女青年会劳工部介绍,到女工夜校当老师。后来,李云鹤受到叛徒的出卖,第一次被捕入狱,经过教联的出面,教联的常委孙达生,委托黄警顽联系了律师出面,以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名义,保释出来了李云鹤。

出狱之后,无处落脚,只能暂住到黄敬家里,得病一场,又看他们的脸色。直到徐明清的母亲病重,徐明清请了病假,回乡探望母亲,顺便带上李云鹤去散心养病。

等李云鹤养好病回来后,孙达生作为组织代表,找她谈了两次话,批准她第二次入党。

由此,她的入党经历就是——

1933年2月,在青岛经过前夫哥黄敬的介绍入党;

1933年7月,黄敬被捕,李云鹤仓惶出逃上海,失去组织关系;

1934年9月,经过连党团组织同意,孙达生作为介绍人,重新吸收入党,但还没通知到李云鹤本人;

1934年10月,李云鹤被捕,重新入党问题被搁置;

1937年10月,由黄敬、徐明清等人提供证明,在延安恢复了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