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苏淮安周家,当地人无不了如指掌。在周恩来出生之前,淮安周家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族。这个世家可谓荣耀无双,学识渊博,世代相传着独有的家宝和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传家宝与世家门第

早在明清之际,周氏便是当地的望族。清朝中叶,周家出了一位大儒,号称"淮阳文献"。周大儒治学严谨,学问渊博,尤擅文字,更兼任多年的县学教谕。自此之后,周家祖祖辈辈皆以读书人自居,为学为官者遍布京师与地方。到了乾隆年间,一位周家子弟高中朝廷,获赐宝印一方,上面镌刻"宝莲慈云",乃为周家传家宝。宝印自有来历,据说是当年清圣祖玄烨所珍藏的文房之宝,王室用以馈赠功臣。既是皇家至赐,自然显赫无双。

自此之后,几代人无不竭力捍卫"宝莲慈云"的荣光,视之犹如家族的镇族之宝。到了晚清,又多了一位周家儿郎高中大学问,官拜礼部阁学士,在朝中大放异彩。这位周大学者擅长文字,常为皇帝批改手诰,谨小慎微,备受宠信。及年事已高,周大学者退休还乡,将平生最得意之作《淮阳文献三部》奉为家藏,亦作为传家之宝。

如此可见,淮安周家积德累学,权纲不绝,历来便有名门之望。可谓门楣之高,万世师表。即便这般家世显赫,却也早已根植着一股刚正不阿的气节。周恩来的到来,恰堪为这方古邸添砖加瓦。

二、父慈子孝聚会淮安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迎接他的是一个书香门第。周家教子严格有加,儒雅中不乏威严。父亲周贻能天资聪颖,年少时便中过秀才,并获得了最高学衔"国学生"。后为人师,教书育人,深得地方名流敬重。

周贻能娶妻万氏,两人志趣相投,同心同德,殊为恩爱。万氏贤良温雅,为周贻能分忧解难,二人遂娶小妾陈氏,以分摊家务,共勉勉力。

周恩来降生之时,周贻能已年过半百。待见初生婴孩,老师爷激动万分,亲为这世子起名"大鸾"。周家昔日华实,早有神鸟衔瑞之谶言,周贻能冀望儿郎后继有人,可以光大门楣。

周贻能既满怀期望,自然倾注育子之功夫。朗读典籍,试子作文,诲以仁义礼智,无不悉心至极,务求周大鸾纳谆习礼。周恩来颖悟过人,自小酷爱诗书,与父亲师徒恰如知己。

大鸾无疑为周贻能引以为傲的掌上明珠。但世事难料,周贻能弟弟周贻淦不幸遭疾,以致旁系无嗣,遗腹未举。周家遭此变故,恐淦房香火难以传承。

这一危局,却被周贻能及妻妾临机破解。经过三人酝酿,终于定计,把周大鸾过继与周贻淦为子。只因三人血脉相亲,虽过房去,终归同宗。如是一来,淦房始有子嗣,陈氏亦有所恃,可谓一举两得。

从此,周恩来脐下之亲是陈氏,双亲是周贻淦与陈氏。陈氏殷勤备至,视大鸾如珍重至宝,而大鸾自小温婉有礼,报答三母之恩。周家上下,其乐融融。

少年时期,周恩来便展现了过人之资,使家人对他前程虚赞不已。可惜的是,周贻能英年薨逝,未及见证儿郎后来成就。周家子嗣,唯有师徒之行,大鸾其后才有改名"恩来"。总之,在祖宗宗法之下,周恩来自小便培养出了宽厚谦和的儒雅气节。

三、蜕变逆行踌躇满志

风云际会瑞士求学

岁在龙蛇,大鸾踌躇于传统儒家,与新潮革命之间。期间,家人殷殷嘱咐,希冀他能循规蹈矩,安分读书,金殿之路早已预设。谁料大鸾志向渐趋放旷,志在马列主义。此番变化,源于一场风云际会。

时值1915年夏,大鸾结伴远赴欧洲,入读日内瓦大学。赴欧路上,列车穿行德意两国,遍睹战时惨象。幸遇马列主义使徒陈赓教诲,大鸾恍然开悟革命之道。及抵日内瓦,当年方有列宁在瑞士讲学,大鸾如饥似渴,捕风捉影,兼程聆听,思想彻底蜕变。

柬埔寨惊险探险趣

毕业回国后,大鸾不再被羁绊于旧习,立志通权达变,而且急不可耐。他以探险考察之名投奔东南亚,掺入各路革命党人之中,涉足柬埔寨,与法国殖民当局激烈交手。其间惊心动魄,命悬一线。

彼时柬埔寨尚为法属领地,法人镇压异常严酷。与大鸾同路的中国学子被法警拘捕囚禁,大鸾亲身经历腥风血雨,不免惴惴不安。一旦身陷囹圄,只怕遭法人毒手所伤。庆幸最终一路小心谨慎,连夜逃脱,才得以全身而退。

旅途惊魂未已,归国后大鸾即与国内积极分子联络,矢志力主反帝反封建。不过斩钉截铁的决心,与家人已是彻底决裂。祖上旨意是要大鸾守分执礼,读圣贤书,而非竟踽踽作响无状。

周恩来之礼与气节

纵使思想蜕变,气质依旧留存周家根基。大鸾是介乎新旧之间,求新求变,却终不离开先祖遗风。这份经世致用之风,缘于家学渊源。

周家自古讲究以礼来自持修身,大鸾即便后来举目无亲无族,仍将其视为立身行事根基。以礼事亲从者,以礼待上级下级,以礼行天下,周恩来用礼待人,本乃家学熏陶。

其次,周家向来主张刚正不阿,视权势利禄于观外。周家宝印上"宝莲慈云"四字,正彰显先哲气节。大鸾遵循此德,革命年代屡受重用,宠辱不惊,满门而出。周恩来淡泊名利,唯有为民除害之意,与家训相承实不现。

四、为党为民赤胆忠心

一路风雨走来,周恩来在祖国大地上历经磨难,终获重用。自建国后,他愈加卓然有为,在各条战线驰骋,以无怠无倦之劲,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天下从戎,方遑。1949年新中国成立,局势岌岌可危。国际国内矛盾环生,遭遇的是重重艰难险阻。作为党务核心,周恩来心系国家前程,毫无私心杂念。

时年二月,他奉命督办西南军政委员会,身先士卒,镇守涪陵。周恩来挥师东征,坚固中央政权在西南地区根基。一时山城告捷,四川等地渐次开城纳土,归正中央政权版图。

四月,周恩来随即奔赴陕北,主理陕甘宁边区的军政大权。在此期间,他亲眷边疆,力保边陲安宁。他不远千里,专程视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探访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着手整顿军阀旧例,务求民有所得。

转瞬年馀,周恩来负重东渡,奔赴北平。七月,华北野战军进驻平津,宣告北平和平光复。周恩来遂受命任命华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只见他日夜操劳,大刀阔斧整饬军政,着手修缮道路桥梁,救济灾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当时华北阵阵烽火,但平津地区却已初见太平。

次年二月,周恩来更愈分忧,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院长。先后在西北、华北、华东等八大战役扮演重要角色。每每亲临沙场,视察战况,面对敌人却万不失态,反而声色俱厉,催阵人马打下一个又一个胜仗。如此表现,可谓当之无愧的首席军师。

归根结底,周恩来为国为民,赤胆忠心,铁骨铮铮。他前后辗转多地,不离不弃于大任之上。恰如年少习得家训,恪守礼仪气节,只为正义而不为个人私利。这份风骨贯穿始终,无怪乎周恩来得党中央及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了。

五、杰出外交家与国际友人

新中国初建,国力尚弱。为求发展,必须赢得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周恩来明白国与国之间最大的纽带乃是友谊。有鉴于此,他屡次出访海外,亲身缔结友好,为中国赢得广泛国际友人。

1954年首访南亚次大陆印度与缅甸,当时两国对于新生政权存疑虑。周恩来风度翩翩,以诚相见,不啻早已是世界外交场上的老手。这一趟访问,使双方疏解隔阂,对中国友善。

1957年访缅甸,同缅甸总理吴努亲切交谈。吴努对周恩来钦慕有加,不仅是为了他外交智慧,更多的是周恩来的亲和力与宽厚胸怀。双方达成多项经济与文化合作项目,并签署友好条约。访缅之行,开启新的时代。

时隔两年,周恩来转赴亚非拉。途径蒙古时,蒙古人民群情激昂,载歌载舞相迎。蒙古国无疑是中国最亲密盟友。周恩来抵达当地,受到热烈欢迎。在那里,他达成中蒙相互援助条约,增进两国睦邻友好,确保边境长期和平。

蒙古之行收获满满。次年,又奔赴阿富汗与尼泊尔。阿富汗当时的统治者是扎西尔国王,与苏联关系亲密,对新中国存有戒心。当次会谈,周恩来恳切诚意,化解误会。周恩来的智慧无疑令扎希尔大开眼界,最终达成双边友好合作协定。

除促进双边友好,周恩来亦着手于促进区域性合作。1954年出访亚欧大陆一些国家,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此后该理念在亚非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普遍遵循的规范。

可以说,建国初期,周恩来驰骋世界舞台,舌战外交场,赢得一批又一批新朋友。他以亲和力与坚韧的态度,缔结友谊,赢得外交场上至高赞誉。正是他的杰出外交智慧,使新中国得以立足世界,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