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之中,涌现过很多名士名将,留下了难以被磨灭的印记。哪怕是在已经摇摇欲坠,充满着腐朽气息的晚清,也出现了至今值得让人敬佩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便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他出生于1812年,也就是清代嘉庆年间,他一生中前半段无甚波澜,后半生则呕心沥血,为祖国做出诸多贡献。

其中在他身上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收复新疆这一功绩。彼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抱着宁愿一死的决心抬棺出征,只为能维护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复新疆之后的左宗棠依旧没有放松,面对已经千疮百孔的晚清,他很想让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发挥出作用。

然而凭借他的一己之力,自然无法阻止晚清走向日益败落的命运。且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病逝在福州。

在他的墓碑上,刻有“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这16个字,概况了这位晚清民族英雄辉煌的一生。

从他安葬至今,都有一支黄氏家族在负责守墓的工作,延续了有上百年之久,历经了四代人。

一、收复新疆巩固边防

自从短视频平台火起来之后,很多从未到过新疆的人,都有借助短视频了解到了新疆的不少美食美景,以及美丽帅气的新疆人。

而在这些视频的下方,很多时候会看到有网友写下“感谢左公”、“怪不得左公非要收复新疆”的评论。

于是就有人感到疑惑了,想弄清楚“左公”是谁,以及收复新疆是怎么回事,这就需要追溯到晚清时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公”,即左宗棠,是晚清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英雄。他自幼就很聪慧,且心中怀有大志。

除去熟识科举用的书籍内容之外,左宗棠还有涉猎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各种知识,这为他之后在战争中发挥才能打下了基础。

不过在一开始,因科场失意,左宗棠并未真正进入到官场。一直到1852年,才接受了时任湖南巡抚一职,应赏识他才能的张亮基的邀请,加入到了与太平天国对抗的阵营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让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的行动受到了重创,也开启了后半生的传奇。

1864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新疆各地豪强看到清政府内乱纷争不止,且外面还有沙俄虎视眈眈,选择了各自为王。

不仅如此,为了能巩固自身的势力,争夺到更多的地盘,还选择了与中亚的浩罕汗国结盟。然而此举却引来了背后有英国支持,想要趁乱拿下新疆的阿古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7年,阿古柏强势侵占了叶尔羌、和田等地区,建立起了“洪福汗国”。由于他在新疆横征暴敛,让当地的老百姓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到了1870年,阿古柏更是将一鼓作气拿下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地区,将大半个新疆纳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次年,沙俄也对清政府出手了,趁着边疆混乱没费太多的时间就将伊犁给攻占了。当这个消息传入到清廷之后,迅速就引起了皇帝高度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早就凭借在政治军事上表现出色,成为了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提出了先安定新疆内部,然后再准备收回伊犁的作战观念。

但对于左宗棠的观点,清廷中反对的声音不少。特别是以李鸿章为主的一派官员,觉得在日本侵台的情况下,应该先对放弃边疆的防卫,让沙俄看到清廷想要友好相处的态度,将主要的军力放在海防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一波反对的声音,左宗棠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认为海防与塞防都是一样重要的,不应该为了其中一个而舍弃另一个。

而且不收复新疆,只会导致陕甘的军力被牵制,对海防并没有什么好处,还可能会让沙俄得寸进尺,侵占伊犁以外的领土。

对于左宗棠的分析,军机大臣文祥也表示了赞同,动摇了慈禧与光绪帝原本不愿意发起战争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1875年(光绪元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节制三军,督办新疆军务。可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那就是行军打仗所需的军饷不足。

当时的清政府因多次赔款,早就出现了国力空虚的情况,最后经过了几番拉锯后,清廷才令户部拿出了200万两白银,并让各省在一起又筹备了300万两白银。

然而,这500万两白银对于即将展开的战争而言,远远是不够的,所以左宗棠走了洋人的路子,借了500万两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这个时候,钱还是不足,但左宗棠也没有再等了。因为他很清楚,等到筹到足够的钱,新疆的情况可能就会更复杂了

1876年(光绪二年)4月,左宗棠在肃州祭旗,率领大军向着新疆出发。由于自身年事已高,再加上为了鼓舞士气,所以他随军还带着一副棺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就是在出征新疆的时候,左宗棠的内心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经历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即便期间英国为了扶持阿古柏的势力对清廷施压,想要阻止左宗棠,但新疆除伊犁之外的地方还是被收复了。

考虑到后续军饷不足,以及要继续收复伊犁,左宗棠还分别在1877年、1878年、1881年借了三次洋款,合计为1375万两。

另外他还通过一位认识的富商胡雪岩,跟华商筹借到了846万两白银。

“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有着这样一番认知的左宗棠,在1880年安排了不同的将领,兵分三路开始朝着伊犁方向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坐镇哈密亲领后路的期间,左宗棠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除去通过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之外,还在看到当地人生活艰辛的情况下,于农事、水利等方面,积极的进行了改善。

由于俄土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沙俄不想跟清廷硬碰硬,就有了让步的打算,所以在1881年(光绪七年),中俄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

按照条约,清廷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带地方。对于这个结果,左宗棠在与好友写信交流时,发出了“伊犁仅得一块荒土,各逆相芘以安,不料和议如此结局,言之腐心”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延续四代人的坚守

新疆收复之后,左宗棠并没有就此放下这里,而是数次奏请新疆建省,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趁着战争后留下余威,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让新疆当地可以稳定下来。

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省正式建立。这一年左宗棠依旧在四处奔波,而这一次他所付出的心血,则是用到了海防上。至于奔波的原因,跟1883年12月开始的中法战争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决主战的左宗棠,非常想要挽救战局。可令人惋惜的时,清政府却在的1885年3月镇南关大捷的情况下,命令前线各军停战,走起了议和的路子。

对于清廷这样的做法,任凭左宗棠不满也无法挽回,并且他的下属也在遭遇到了陷害后,失去了手里面的兵权。见此情景,左宗棠知道无法再多做什么了,于是就称病求退。

即便如此,他也有在病重的情况下,为国事上折,直到1885年9月5日这一天在福州病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闻他的死讯,以及他在临终之前口授的遗折中,对于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谢,和献上的诸多富强之策,就连慈禧都忍不住落泪了,为朝廷失去一位栋梁之材感到心痛。

感怀于左宗棠一生为国的心胸,晚清政府追赠左宗棠为太傅,谥号“文襄”。1885年12月10日,左宗棠被安葬到了现如今的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

经过了各方面的考察后,左宗棠的亲人选择了让当地黄氏家族中为人忠厚老实的黄佑春,来担任守墓的责任。自黄佑春以后,至今已经有4代黄家人担起了左宗棠墓的守墓者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黄佑春守墓的时间最长,有50年,一直到年迈后才将这个责任转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黄子辉。

黄子辉与其子黄明生,他们为左宗棠守护了14年的墓。后来因新中国的成立,当地的人民政府接手了对左宗棠墓的管理,黄家人才暂别了守墓的任务。

一直到1985年,黄家第四代的黄志清,重新接到了政府安排的守墓任务。这一年他还不到四十岁,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已经步履蹒跚,却还是坚持到墓地进行打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要做的如此细致,是因为黄志清觉得,左公为祖国收复了新疆,给他守墓是一种光荣。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左公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经常会跟子孙讲述左宗棠的事迹。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儿子黄均,也有跟着一起守墓。

三、左公精神发扬光大

对于左宗棠,很多人都会尊称一句“左公”,然而在1958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的墓地却曾多次遭到破坏,甚至连遗体都遭受到了扰动。

虽然黄志清将左公的尸骨重新进行了整理入殓,但面对破坏严重的墓地却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开国上将王震经过此地,看到左公墓的凄惨情况,感到十分地愤慨,将此事给上报了。

1985年,左宗棠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当地政府出资对他的墓地进行了修缮,并安排了黄志清重新守墓。

而如今每一位到左宗棠墓的的游客,都能看到“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这16个字。

这些字展现了左宗棠身处于乱世,依旧能克服困难,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成就不朽功业的传奇人生

其中所包含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值得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有些人死了,却依旧还活着,说的就是左公左宗棠这样的人物。虽身死但精神永存,即便与如今的人已经生死相隔百年,也能用自身的事迹,鼓舞到想为国争光,有拼搏精神的人。

当然,能够延续四代,甚至可能第五代人也会为左公守墓的黄家人,他们诚信、忠厚的精神,也是值得认可与学习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