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左宗棠墓,位于湖南长沙白竹村,是湖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左宗棠墓曾经被人为破坏,这让王震上将非常愤怒。

为什么左宗棠墓会遭到破坏呢?王震将军又为何如此震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被破坏的墓地

太平天国打到长沙的时候,左宗棠还在当地开馆授徒,面对混乱的局势,左宗棠决定出山,加入了张亮基的幕府。

时局稳定之后,左宗棠原本是准备隐居的。

但是太平天国卷土重来,这让左宗棠不得不重新带兵出征,加入骆秉章幕府,这个时候左宗棠年纪已经不小了。

当时左宗棠住的还挺远,为了方便,骆秉章干脆在长沙北城司马桥买了个宅子送给左宗棠,左宗棠很喜欢这里,他想要在这里终老。

后来左宗棠四处奔波的时候,还给家里人写信说等他去世之后,这里就是他的宗祠,不过后来他的宗祠建在了城北湘春街。

墓地也是他自己挑选的,这里离家较近,可以看着他的后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宗棠生前,他的墓地就已经开始动工了。

1885年9月5日,74岁的左宗棠在福州病故,结束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左宗棠刚刚去世的时候,他的墓地是有守墓人的,当地的黄氏家族世代都在为左宗棠守墓。

新中国成立之后,左宗棠墓也就没有了守墓人。

这其实跟左宗棠的评价问题有关,左宗棠的身后名声,很长时间没能盖棺定论。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一直忠于清政府,他逝世的时候,还是清政府的钦差大臣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喊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将满清政府当成了自己的革命对象。

所以作为清政府歌功颂德的对象,左宗棠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自然没有什么好名声。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左宗棠又被称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墓不仅没有人注意保护,甚至遭到了蓄意破坏。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左宗棠墓便越来越萧条,因为无人看管、无人修缮,所以墓园逐渐破败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70年代,左宗棠墓地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1975年的时候,有一批施工队在当地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途经左宗棠墓,施工队没有考虑绕过墓地,反而是将墓地一分为二。

不仅如此,修路缺乏部分石料,直接从墓地里取了,这就给左宗棠的墓园造成了破坏。

1977年当地要建一座石桥,又把左宗棠墓里的石像给拆了,包括左宗棠本人的雕像也没有放过。

除了修建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左宗棠的墓地还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

一群盗墓贼为了金银财宝开了左宗棠的棺木,侵扰了左宗棠的遗体,还直接将左宗棠的棺椁直接拖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好好的墓园,碑亭、牌坊、神道、墓葬本体全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

好在左宗棠的遗体被黄家人找到,重新安葬,他们还藏匿了一个石羊,这只石羊是如今左宗棠墓唯一的文物。

左宗棠墓被破坏的消息传入了王震将军的耳中,这让王震将军愤怒不已。

王震将军为何会发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左宗棠与王震将军的缘分

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反击外来侵略,尤其是收复新疆,而王震将军的主要战场也是在新疆。

所以王震将军对左宗棠非常推崇。

左宗棠曾经三次获得对外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1865年,新疆阿古柏发动叛乱,英国和俄国都将阿古柏当作侵蚀中国领土的工具,中国整个西北领土都有丢失的危险。

危急之下,左宗棠主动请缨,带兵驱逐叛乱分子,主张东部海防与西部边防二者都不能放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于是已经六十多岁的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西北。

两年多的征战,左宗棠终于粉碎了阿古柏的阴谋,成功收复了新疆。

左宗棠的强势出击,让原本想找借口占领伊犁的沙俄如意算盘落了空,不得不与清政府和谈。

但是在和谈的过程中,沙俄又对崇厚威逼利诱,拐弯抹角地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以左宗棠为首的主战派非常恼火,上书清廷要求查办崇厚。

清政府没有批准崇厚签订的条约,下令让已经年近古稀的左宗棠继续布防新疆。

左宗棠不顾年老体弱,又一次征战新疆,他兵分三路与沙俄对战,为中国争回了大片领土与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两次在新疆战场上的胜利之外,左宗棠还对中法战役贡献颇多。

王震将军对新疆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当年王震将军为了完成进新的任务,查看了许多历史资料,最终选择的就是左宗棠进入新疆的那条路。

1949年10月10日,王震将军带着第一兵团进疆,并且担任了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

在新疆,王震率领解放军进行土地改革,剿灭当地土匪,稳定新疆社会秩序,努力发展生产,让新疆换了一个人间。

当然王震将军在新疆也遇上了不少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是苦寒之地,到新疆没多久,部分将士就出现了畏难的情绪,隐藏在暗中的敌人也利用这一点去祸乱人心。

在他们的描述下,新疆似乎成为了人间地狱,什么冬天大小便会冻成冰棍、夏天出门就能晒成“鬼剃头”、新疆的大风能刮得骆驼漫天飞……

为了凝聚人心,王震将军开了一场动员大会。

当天他指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用左宗棠的事迹来激励将士们。

他说,当年左宗棠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实现新疆的统一,难道我们如今条件还不如他吗?

我们如今还有中央给的支援,还有苏联给的支援,但是左宗棠当年只能骑马坐轿,他不比我们更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王震越说越激动,他大声的问着将士们:

“你们还愿意我们的版图上少了新疆这一块吗?你们舍得吗?”

经过一番动员,台下的将士们都热血沸腾,轰轰烈烈的投入大生产运动之中了。

新疆作为边境地带不仅经济落后,还有各种匪患存在,所以王震在新疆不仅负责生产建设,还要维持社会治安秩序。

在这一点上,王震同当年的左宗棠一样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绝对不允许境外势力在中国境内作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斯满就是当时的一个土匪头子,他与境外势力勾结,祸乱新疆。

为了剿灭乌斯满,王震不顾零下30多度的严寒天气,昼夜兼程,冒着暴风雪率领奇兵杀入了乌斯满的老巢。

经过王震将军的不断努力,新疆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王震将军成就了和平的新疆,新疆也成就了王震将军的荣耀。

王震将军对新疆充满了感情,也对当年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充满了敬佩,他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不少政策中都有左宗棠曾经措施的影子。

所以在听闻左宗棠的墓地遭到破坏之后,他才会如此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重建墓园

1983年的时候,左宗棠的后人给王震将军写了一封信,向他传达了左氏族人想修复先祖墓园的愿望。

一个礼拜之后王震就给左家后人传去了消息,告诉他们中央已经同意重新修复左宗棠的墓园,这件事情已经交给湖南地方政府去办理。

听完这个消息之后,左氏族人都很高兴,1985年正值左宗棠逝世100周年,那个曾经被破坏殆尽的墓园又修缮一新。

在左宗棠墓地修复落成仪式上,王震将军亲临现场,连续两天组织召开座谈会,主要就是与大家一同讨论左宗棠的是非功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但是洋务派也不能一概而论。

王震将军认为,像曾国藩和李鸿章就属于卖国的那一派,但是左宗棠是爱国的那一派。

左宗棠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有过逆历史潮流而上的错误行为,比如忠于清政府,与清政府沆瀣一气镇压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但是,不能因为左宗棠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就抹除他在收复新疆一事上的巨大功绩,抹除左宗棠曾为国家复兴所作出的诸多努力。

左宗棠当年能以老迈之身率军出击,本身就是凭着一腔爱国热情,他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还看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就是在左宗棠的牵头下成立的,后来他又在西北地区创办了一系列的制造局,用来制造枪械和火药。

这些机构制造出来的机械,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左宗棠还认识到了发展军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学习西方技术的时候,左宗棠很明显的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的目的。

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需要雇佣洋人的时候,但是左宗棠却一直防备着洋人,他的原则是“用洋人而不被洋人所用。”

所以在左宗棠创办的企业中,他都会与洋人签订严格的条约,防止他们做大做强,同时左宗棠还不允许洋人在中国境内开矿、修铁路、办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宗棠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培养本国的技术人才。

王震在座谈会上表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做了好事就不应该被忘记。”

“左宗棠是一个有毅力的人,68岁的退休年龄,他还能带兵进入新疆,这是为国为民立了大功的。唯物主义者要实事求是,有功就是有功。”

在王震的带领下,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也不再将左宗棠放在“刽子手”的位置上,而是开始实事求是地评判左宗棠的历史功过。

如今左宗棠的历史形象基本是正面的,他是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左宗棠的墓园被确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曾经为左宗棠守墓的黄家人又重新接过了守墓的工作。

但是在1985年重新修缮左宗棠墓的时候,由于资金问题,新的墓园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小。

于是有人建议,可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维修和保护,如果有可能尽快将其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壮举,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光辉一页,他值得被永远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黄显孟.王震长沙纵论左宗棠.湘潮,2014(11):18-20.

谭洪安,樊海英.王震亲临左宗棠墓修复落成仪式.党史博览,2016(4):29-29.

长沙晚报:黄志清:为左公守墓,延续四代的坚守

长沙晚报: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 文脉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