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报道,因为印度政府近年来在签证问题上,对中国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数千人签证被拒,直接影响了许多印度工厂的正常运营和扩建,更是打乱了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政府不断推动“印度制造”,期间确实吸引了不少外国公司到印发展,其中还包括一些原本在中国运营的企业。然而,由于近期印度对中国的一系列消极政策,实际上阻碍了这一计划的进行。

根据印媒的说法,中国企业的技术人员如果要申请印度的商务签证,通常需要三到六个月,有些甚至要十五个月。除了签证审批的速度慢,而且需要的材料更是又多又复杂,且在印度使馆或签证中心的网站上并没有详细公布,申请人常常到了提交材料的时候,才能得知具体要求,而且这些要求还经常变动,就算申请材料准备好递交上去,也经常被拒签。

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的主席表示,“对于电子产业来说,技术人员的流动至关重要,但现在这种流动已经停止了”。他提到,在近三年时间,上千中国公民的商务和工作签证被拒,很多人因为担心被拒签,索性直接放弃了申请,而这对很多依赖中国技术人员的印度工厂来说,是很大的困扰。

要知道,印度的电气和电子制造业,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需求迫切,因为这些行业中大多数关键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印度方面的数据显示,印度从中国进口一千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就有六成左右是工程和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对于完成印度的出口订单至关重要。

尽管印度工程出口促进会,正努力让印度的技术人员,通过远程培训来弥补这一缺口,但有些设备,只有中方技术人员才能调试。此外,还有些印度企业考虑把印度员工派到中国培训,但这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在这之前,印度企业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对华签证发放延迟,可能导致出口订单无法完成的困境,印度企业已经多次向印度相关部门表达了他们的担忧。目前,印度商业和工业部的两个下属机构,已经将这些担忧反馈给了印度外交部。

印媒前几日提到,印度政府根据新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现在已经开始向中国技术人员发放长达6个月的签证,并设立了审批周期仅需10天的商签申请机制。一位印度官员还表示,目前相关的商务签证积压,已经“大幅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

然而,一位中印企业的负责人指出,他并没有看到印度政府在对华公民签证的政策上,出现任何大幅度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位负责人还透露,“在当前中印关系较为紧张的背景下,他对印媒的相关报道很是怀疑”。

事实上,长期以来积累的签证问题,已经对印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近四年时间内,中印关系的紧张,已经导致印度电子制造业损失了近150亿美元,影响了10万个工作岗位。印度的相关行业组织向印政府提交的报告中也提到,“印度更是因此失去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出口机会,以及损失了20亿美元的相关附加值”。

现实已经证明,尽管莫迪政府有着“超越中国”的雄心,但印度作为中国的近邻,试图远离中国既不经济也不现实,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有印度学者坦言,中印两国的贸易“势必会增加”。同时,莫迪的“印度制造”目标,本身就充满了重重障碍,印度政府的审批机制非常负责、麻烦,许多外国企业望而却步。

此外,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缺乏熟练的劳动力,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上,不仅效率低下,创新力也较弱,印度的出口商很难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