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太不是有儿子吗?怎么还扔到我们这儿不管呢?”

湖南某地的养老院内,一个护工看着80多岁的刘老太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往椅子走去,奇怪的问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事看了一眼刘老太,挥手示意问话的护士靠过来,然后压低声音悄悄说:

“我跟你说,这个刘老太奇怪得很,以前好几个个孩子,现在‘克’得只剩下一个了,她剩下那个儿害怕自己被‘克’死,宁愿花钱送咱们院子里,也不愿意自己照顾。”

“啊”护士一脸质疑,“这都是迷信,怎么能信呢?万一是意外呢?”

同事“嘿嘿”笑了两声,说:“没办法啊,毕竟发生的事儿总能和她扯上关系,她小儿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不是政府不让把老人丢山里,你以为还能送咱院子里。”

“真这么邪乎吗?”护士还是有点不相信。

“哎,那你听我给你说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到我那里养老就行,你们每个月出几百块意思一下就得了

说起刘老太,年轻时也是一个苦命人,出生的时候爹妈就不喜欢她,嫌弃她是个女娃,不仅短吃少穿还要踩着板凳干活。

好不容易长到了六七岁,刘老太的爹就想把刘老太卖了补贴家用,于是找了个中间人,将刘老太卖给了隔壁村的时某当童养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时某家里,刘老太也没过过好日子,因为是被买回来的,刘老太的婆婆对刘老太那是一个刻薄,话里话外都在嫌弃刘老太活干慢了,买她亏了。

年幼的刘老太只能默默忍受,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刘老太怀孕,给时家生下了第一个孙子。

刘老太的婆婆见刘老太一举给他们时家添了个大孙子,这才对刘老太态度好了一点,让刘老太的日子没有那么难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后的几年刘老太又陆陆续续地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虽然当时的农村条件格外艰苦,但是在刘老太的坚持下,几个孩子没一个被送被卖的,日子咬咬牙倒也过了下去。

直到刘老太四十多岁的时候,婆婆去世了,丈夫也因为意外走了,生活的重担就这么压在了刘老太的肩膀上,那时候最大的孩子还没成年,最小的孩子刚会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边有不少人劝刘老太改嫁或者是把孩子送出去,但是刘老太想到自己年幼时被送走后的悲惨日子,就果断的拒绝了这些提议。

“只要有一口饭吃,我都不会让孩子们离开自己。”

为此,刘老太一个人种起了自家的田地,有什么委屈全部往肚子里咽。农忙时为了收成早出晚归,农闲时还要去镇上打零工挣钱,就这样将几个孩子给带大了。

幸好孩子们也知晓刘老太的不容易,每个都听话懂事,年纪大点的会帮着刘老太下地干活,年纪小的就自主承担起了家里的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人团结向上,日子倒是也越过越好,刘老太把几个孩子的婚事都办得风风光光,不知道羡慕了多少外人。等刘老太要六十了,最小的孩子也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就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

年少开始不断的磨难让刘老太身上小毛病不少,几个孩子都不放心让刘老太一个人生活。为此,几个孩子就刘老太该去谁家养老头疼了好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老太的女儿想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说都是女人,照顾起来方便。但刘老太的儿子们不愿意,直说还有儿子儿媳,那里不方便。

几个孩子争吵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老大拍板说将刘老太接到他那里,由他照顾,其余几个兄弟姐妹想出力的,可以每个月给一两百,要是实在想念刘老太,就自己来看。

都说长兄如父,老二到老六都是老大帮着自己的母亲一起拉扯大的,几人都对自己的大哥信服,为此,刘老太的养老处就决定了,去大儿子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人算过命,她的命就是很硬,“克”孩子

因为刘老太年轻时吃过恶婆婆的苦,为此,大儿子结婚时,她对儿媳是呵护有加,导致大儿媳对刘老太也是非常的好。

自从刘老太去了大儿子家里,大儿媳是给刘老太又买衣服又割肉的,天天换着花样给刘老太弄吃的,把刘老太照顾得红光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几个孩子也来看过母亲,看到母亲确实被照顾得十分好,心里也就放心极了,打消了要把母亲接回来的念头。

可是好景不长,刘老太在大儿子家里还没住多久,儿子儿媳就开始频频争吵,初时,刘老太以为是小夫妻之间的拌嘴,于是就没怎么管,毕竟老年人插手容易伤害夫妻关系。

可是她却没想到,小两口的争吵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频繁。终于,在又一次争吵过后,大儿媳愤然摔门而去,大儿子则想不开在家里上吊了。

这让年老的刘老太大受打击,她强撑着操持完大儿子的丧事,将大儿媳安抚好,就想搬回老家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她的五女儿放心不下母亲,就让母亲住她家里去,她可以照顾她。

刘老太有些犹豫,因为五女儿小的时候受到了一点刺激,精神状况有点不太稳定,她害怕过去增添负担。

但五女儿却直接上门将母亲拉到了自己家里去,她告诉母亲不用担心,她现在在按时吃药,状况挺好的。刘老太这才放下心,在五女儿家住下。

可是她没想到,女儿吃的药都是她自己去买的,她根本不管哪些药该和哪些药搭配,哪些药不能和哪些药混着吃,每种药都囫囵个吞几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没多久,五女儿精神就崩溃了,每天脑袋都是浑浑噩噩的,在一次外出时,没看清楚路,直接一脚踩进池塘淹死了。

五女儿的离世给了刘老太沉重一击,周围人也开始对刘老太说三道四,悄悄在村子里传刘老太不会是“扫把星”吧,这么倒霉。

刘老太心里也不好受,但这时,她的四女儿怀着身孕将刘老太接了回去。

她劝慰刘老太,哥哥妹妹的事情是意外,让刘老太不要多想,再说了,就算有点倒霉,她现在可怀着孕呢,这喜事也能冲淡霉运的。刘老太这才放下心,在四女儿家住下。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四女儿生产当日,由于是在村里找稳婆在家里生孩子,导致大出血没有及时送医院,大人小孩一起没了。

这下刘老太整个人就像被霜打了似的,整个人丧失了精气神,看着女儿和外孙的尸体,她也开始禁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丧门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没等到她想好下一个去处,她的四女婿就嫌弃她晦气,连夜把她送到了四儿子家里去。

结果到了四儿子家里没多久,四儿子因为之前医治的肾结石没有好透彻,发展成了尿毒症,没两月就一命呜呼了。

这下吴老太彻底被冠上了“丧门星”,克孩子的称号,她只有二儿子和小儿子了,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她的二儿子却没有理会这些谣言,他去问了医生四弟的死因后,告诉母亲,四弟是因为没有按时检查身体,导致肾结石没有医治彻底,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二儿子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所以,不论外面怎么说,他都将自己的母亲接到了家里,甚至还斥责自己的妻子迷信。

就这样,刘老太到了二儿子家里,可她生活得并不快活,二儿子在还好,二儿子一不在,二儿媳就恨不能离她三尺远。她无聊了想去外面走走,找老朋友唠唠,但她的老朋友都被自家孩子再三申斥,让离刘老太远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刘老太一出门,所有人都绕着她走,刘老太深感无趣,只好闭门不出。

在二儿子家头几个月,一家人都相安无事,这才让周围人的质疑声小了一点,就连刘老太都认为之前的事情确实是巧合。

可惜,噩耗终究还是来了,二儿子在一次出门办事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了。

二儿子这一死,刘老太和二儿媳都大受打击,二儿媳终日以泪洗面,没过多久,一场意外就将二儿媳的生命带走了。

这下刘老太的名声是十里皆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儿子

她的小儿子想把母亲接回来,但是被小儿媳给严令禁止。小儿媳在家大闹一场,告诉小儿子要么离婚,要么不把老娘接回来,让小儿子自己选。

小儿子没办法,偷偷找大师算了一卦,大师告诉他,他的母亲确实命硬克子,还给了他一张“符”,让他贴在母亲房前,这样能够镇住刘老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儿子看着又哭又闹的妻子,只好对着自己老娘跪下,“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边将刘老太带到了他们家后山上的一个茅草屋安顿。

刘老太本就腿脚不便,被小儿子带上山之后,便只能终日躺在床上,等着小儿子来给她送一日三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儿子心里也是有自己的母亲,可是想都自己母亲克子,要是将自己克死了,自己的妻子孩子怎么办,再说,他要是死了,母亲也没有孩子了。

因此,他虽然不将母亲接回家,但是还是会带着妻子每天给母亲送饭,帮助母亲收拾床铺,打扫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好几年,小儿子一家一直都没出什么意外,这让他们坚定了不能把母亲接回家的念头,但日子一久,他们对母亲的照顾就松懈了下来。

慢慢的,也懒得再照看刘老太的衣物是否合身,被子是否该拿去晒晒。

刘老太虽然对儿子不满,可是却毫无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这件事被来农村探访的记者得知,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后,记者将这件事捅在了报纸和电视上,这才引来了当地政府的帮助。

政府专门派出了不少调解员来调解刘老太与小儿子的事。

但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村里的干部就几次三番地前往刘老太小儿子家,对此事进行调解。

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小儿子软硬不吃,将他逼急了,甚至直接放话让调解员把刘老太带回去照顾半年,只要他们能照顾半年,那他就亲自照顾刘老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种无理的要求谁会答应了,帮你是情谊,不帮是本分,为此,村里人也只好由他去了。

政府派出的人天天缠着小儿子,可小儿子就是咬死了不把母亲接回家。刘老太见小儿子这么决绝,伤心极了,请调解员将自己带到了几个儿女的墓碑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抱着儿女的墓碑伤伤心心的痛哭了一场,然后回去找到小儿子,告诉他,如果不愿意照顾她,那就把她送到养老院去。

最终,小儿子同意了这个要求,将自己的母亲送到了养老院。

刘老太的几个孩子也是命途多舛,一番孝心却英年早逝。但是我们也不能去责怪她仅剩的孩子,明哲保身是她小儿子几番权衡做下的抉择,我们无权责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位老人的一生竟然如此坎坷,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少年离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叹一句世事无常,我们也只能劝慰活着的人向前看,纠结于过去的苦难,不如享受未来的阳光,不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