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李敏家中突生变故,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大病不起。女儿孔东梅无奈之下,只好向中央发出求助信,请求解决家中困难。中央立即批示:“此事应该解决!”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孔东梅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母亲李敏一直犹豫要不要将孩子生下来。毛主席得知后,斩钉截铁地说:“生活再怎么困难,孩子总是要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在上海出生后,李敏把照片寄给父亲,让父亲取下名字。毛主席沉思后说:“就叫孔东梅吧!东是我的名字,梅是我最喜欢的花。”

有段时间,丈夫孔令华没有工作,全家生活仅靠李敏微薄的工资收入维系。和所有普通家庭一样,李敏要赶在上班之前把菜买好。她总要在菜市场转悠好几圈,挑便宜的买回家给孔东梅补充营养。

自从母亲贺子珍离世后,李敏的身体大不如前,孔令华再三劝她去医院治病,但李敏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舍不得花钱,每次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为了节省开支,李敏很少给孩子买新衣服,买了台缝纫机,把自己穿过的衣服,裁剪后给孔东梅穿。从小懂事的孔东梅大学期间放弃住校,下课后还要返回家里照顾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 ,孔令华决定下海经商,但是生意并不顺利,没有从商经验的他还被人骗了钱财,欠下一大笔外债。夫妻二人硬是咬着牙,省吃俭用,才慢慢把外债还清。

后来,孔令华创办的公司渐渐有了起色,手头有了些积蓄,又把赚来不多的钱投入到了纪念毛主席的事业上。

可是,在参加纪念毛主席诞辰105周年活动返回深圳的途中,孔令华横遭车祸,在送往医院抢救时突发心脏病离世。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李敏的身体彻底垮了,饱受生活磨难的她很快就病倒住院,医生建议她立即手术治疗,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敏整日陷入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孔东梅身上。多年一直生活拮据的李敏,从来没有找过政府,但是这次巨额的手术费用,让她一筹莫展。

孔东梅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但是没有办法凑齐母亲的手术费,如果再继续拖延下去,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耽误母亲的病情。

万般无奈之下,孔东梅只得给中央写下求助信:“爸爸不幸去世,妈妈又病重住院,希望中央能给予帮助,帮我们渡过难关。日后我赚钱了,一定如数奉还!”

中央领导得知后,立即伸出援手,帮助解决了住院、报销等一系列问题,李敏的身体也慢慢恢复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孔东梅创办了“东润菊香书屋”,致力于红色思想的传播,并把部分赚来的钱积极用于慈善和公益活动。

“外公用他的名字和最喜欢的花给我取名,我用外公的名和字来给我的书屋命名”,孔东梅无限感慨地说:“钱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把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