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落幕,论坛共举办200多场专题及配套活动,促成38份协议,合作金额130亿美元,增长近一倍,合作项目包括电力工程、水利建设、交通运输、绿色工程、矿产资源、大型建设等,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基建企业出海进程也随之逐渐提速。作为地方基建的领军企业,四川路桥近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足迹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也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

深耕海外市场 铸就国际品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路桥就已涉足厄立特里亚等海外市场,一方面助力维护中外友谊,另一方面也为自身擦亮“川桥制造”的国际招牌。

发展至今,四川路桥已成功中标并参与了多项世界级超级工程,包括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北极圈内最大跨径悬索桥“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埃及苏伊士运河铁路桥、孟加拉达卡绕城高速公路、“一带一路”灯塔项目塞内加尔加姆尼亚久国际工业园等。四川路桥投资的孟加拉达卡绕城高速公路PPP项目和厄立特里亚库鲁里钾盐矿项目还被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进一步彰显了其海外投资项目的战略性和重要性。

以基建项目为基石,四川路桥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继续深化合作,进行优势资源开发、文化交流传承等多元布局。以东非厄立特里亚为例,在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四川路桥还与厄特国家矿业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克尔克贝特金多金属矿,阿斯马拉铜多金属矿和库鲁里钾盐矿等矿产资源项目。今年5月,四川路桥还承建了厄特孔子学院教学楼项目建设工作,促进中华文化在当地深入传播,搭建中厄文化沟通的桥梁。

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去年全年,四川路桥海外市场新签及中标承建工程项目8个,中标金额达26.5亿元,其中包括突尼斯比塞大大桥项目、孟加拉达卡至西莱特 DS-7 标段项目、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BRT项目等多个重大订单,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拓展,再创亮眼成果。

创新驱动发展 迎国际基建新机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4)》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稳定,发展需求持续释放,发展热度稳步增强,基建“出海”不断回暖。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经济波动等风险也为出海基建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对企业的合作意识、项目管理水平、创新技术、风险防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川路桥作为全国交通行业骨干力量,多年来持续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科技研发与行业关键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拥有各级技术研发中心或平台21个,2023年内共获得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优秀成果3项、专利417项、专利创新奖3项、省部级工法55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完成139项企业技术标准。

当前基建行业正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对此,四川路桥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针对桥梁、隧道、路面、新材料、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等低碳智能建造9大组制定工作清单并完成推进,研发出双护盾TBM、数控后支点挂篮、电动无人装载机、拌合站集控式AI生产系统、移动充储一体车等一系列先进智能制造装备,交出交建国企“新质生产力”答卷。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同时具备地理交通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望承接中国的产能溢出,而产能转移将带动承接国经济增长,释放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而建筑央企在承接重大项目上具有优势,融资成本低于行业均值,有望保持订单和业绩稳健增长,随着海外订单持续回暖,建议关注国际工程龙头企业业绩兑现。

分析人士认为,四川路桥依托自身领先的工程建设实力,已深入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重大合作项目,全球布局多点开花,具备领先优势。在国际基建市场新一轮上升周期开启之际,公司也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实现经营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