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46年的中原大地,时局陷入胶着,革命前景黯淡无光。在这危难当头的关键时刻,皮定钧率领的中原军区第一旅肩负着牵制国民党30万大军、掩护中原主力突围的重任。然而,就在这赤胆忠心的执行过程中,皮旅内部竟然发生了一场震惊全旅的争执。部队是否应该继续前进?还是暂时休整?三个团长意见不一,场面一度剑拔弩张。最终,皮定钧一句话化解了这一危机,令部队成功突围,但这句话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面对内忧外患,皮定钧又是如何抉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大别山深处,部队陷危机

1946年的夏日,湖北大别山一带战火连绵不绝。皮定钧率领的中原军区第一旅在国民党军30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下,遭受了重创。原本肩负掩护中原主力突围的重任,如今部队自己也陷入了穷途末路的绝境之中。

彼时,第一旅三个团由王诚汉、钟发生和曹玉清率领,官兵们在皮定钧的指挥下昼夜兼程,东奔西逃。他们每逃到一处,便有国民党军穷追不舍,双方往往在山谷间展开白刃格斗,伤亡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别山区地形复杂,加之敌我双方火力遍布,一举进退维谷,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八路军驻扎山区多年,对这里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然而,国民党军队素以武力见长,并不熟悉如何在这种环境施展优势。双方你来我往,周旋了数日,皮定钧终于窥见一线生机。

只见他暗自一笑,转身召集三个团的团长开了个简短的作战会议。此时,王诚汉、钟发生和曹玉清面色疲惫,双眼布满血丝。听闻皮定钧竟想继续突围,三人不禁面面相觑,心中狐疑万分。

二、部队内部爆发激烈争执

会议一开场,曹玉清便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位出身国民革命军的老资格,在北伐和内战中见多识广,对于作战策略和地形运用颇有心得。

"现在我们几乎已陷入绝境,敌军虽然火力精锐,但对于大别山区的地理环境并不熟悉。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暂时朝西突围,引敌人深入山区,让他们在复杂的地形中丧失优势。等他们陷入被动,我们再趁机向东突围,会师新四军。"

曹玉清娓娓道来,言辞中透着一股狡黠与自信。然而,他的意见一出,旋即引发了会场上一阵哗然。

王诚汉和钟发生二人虽然都是从贫苦农民参加革命,但军龄并不浅,经历过无数惨烈战役。他们深知作战决策的关键在于遵从上级命令,否则,便是罪大恶极。

"怎能违背上级指示,自作主张呢?我们的使命就是坚持吸引敌人兵力,以掩护中原主力突围,这是毋庸置疑的。"王诚汉斩钉截铁地说。

"没错!曹玉清,你觉得我们走错了路,我们就该反过来走?那上级给我们的命令还要不要听了?"钟发生随即接腔。

曹玉清神情坦然,并未因两人的质疑而动容。"我说的是成全大局,同志们应该体谅。如果我们就这样和敌军耗下去,很快就会陷入被动,那最后的结果不是断了我们的退路,也要连累主力部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争执愈演愈烈,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场面一度剑拔弩张。这时,连旅政委徐子荣也加入了进来,向皮定钧提出了建议:"旅长,我们确实应该让部队休整一下,至少让战士们喘口气,吃点热腾腾的东西。"

三、皮定钧痛下决心

会场一片哗然,皮定钧面色铁青,双目似要喷出火来。他原以为代表部队意见的徐子荣会支持自己,不料竟也主张休整。数万敌军如恶狼般伺机而动,稍有闪失就将被彻底吞噬,如何能容许半点懈怠?

皮定钧深吸一口气,环视在场的三个团长和政委,语气坚定有力:"同志们,现在情势危急,我们已无暇东张西望了。上级的命令是坚持向东突围,吸引敌人兵力,以掩护中原主力部队会师。我们即便一时遇阻,也决不能违背这一要旨。"

"可是旅长,我们实在太过疲惫,部队已经支撑不住了..."徐子荣欲言又止。

"就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喝口热水,填饱肚子,战斗力就会迅速恢复。"钟发生说着,眼中露出一丝恳求的神情。

皮定钧默然无语,随即双手重重拍击桌面:"同志们!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一点。我知道你们的苦衷,但我更清楚,现在唯有坚持上级命令,才是最佳途径。只要我们能顽强地向东突围,主力部队一定能够全身而退。"

场内一片肃静,只听见皮定钧的话音在耳边久久回荡。曹玉清看着他,眼中仿佛燃起了一丝希冀的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夜渐浓,会议室里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将每个人的面容都笼罩在阴影之中。此时,皮定钧背过身去,望着窗外的群峰,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眼下部队确实是力不从心,如果就这样硬撑下去,恐怕会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然而,上级的命令就是最高指示,他不能有任何半点违抗。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

四、皮定钧突发奇想

就在皮定钧陷入困境之时,一个小小的偶然让他萌生了新的想法。只见一个老妪趔趄着走来,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竹篾筐,里面盛满了山野菜和野果。她一边走一边小声嘟囔着什么,似乎没注意到这片阵地上的动静。

"老人家,这里很危险,你最好快点离开。"一名哨兵上前喝止。

老妪这才回过神来,见到哨兵赶紧点头哈腰:"哎,是是是,我这就走。"说着便要转身。

皮定钧见状,眼神一亮,急忙招手将老人叫住:"老人家,请过来一叙。"

老妪愣了愣,小心翼翼地走到跟前,弓着腰低声道:"旅长有什么吩咐?"

"这大别山区你可熟悉?能不能告诉我,从这里到西边去有什么路线较为隐蔽?"皮定钧言语友善,神色和蔼。

"隐蔽的路线?"老人摸着下巴沉思片刻,点点头道:"倒是有一条,从这里往西走几里,就能进入一处山涧,里面树木茂密,很少有人来,要想隐藏行踪是绝佳之地。"

皮定钧听罢,眉头微微一皱,回头朝徐子荣等人使了个眼色。几人会意,随即退下,留下皮定钧独自与老人干谈。

"那路途崎岖吗?能否容下我们这支部队?"皮定钧追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啊,那可难不倒旅长的水陆战士们。我们这些山民走起来倒是吃力,您们的部队精锐过人,定能从容应对。"老人说着,嘴角微微上翘,似是很有自信。

皮定钧又问了一些细节,从老人口中了解到了通往西边的隐蔽小径。他坚信,只要一鼓作气就能突出重围,届时再改道东去,将敌人远远地甩在身后。他终于看到了一线生机...

五、一句话令部队突围顺利

经过与那老人的一番谈话,皮定钧终于下定决心,立即召集三个团长和徐子荣开了个简短的作战会议。

"同志们,上级命令我们一定要坚持向东突围,但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已是进退维谷。所以,我决定暂时朝西突围,趁敌人疏忽时刻,突出重围。待我们摆脱了包围圈,再一鼓作气向东突围,吸引敌人兵力,为主力部队顺利会师开辟出一条生路。"

皮定钧一改之前的坚持,态度开始变得灵活机动。见大家面有疑色,他继续道:"刚才有一老人告诉我,从这里往西走几里,就有一条隐蔽的山涧,沿着那条路走,敌人绝难发现我们的踪迹。"

曹玉清闻言,眼睛为之一亮,连连点头称好。而王诚汉和钟发生二人虽心有不解,但见皮定钧神态坚决,亦没有多言。

"好了,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一个多小时后,由王团长带队先行,途中要切记绝对隐蔽行踪,不可造成半点动静惊动了敌人。等他们走了一段,我们再跟上,直至完全突出重围为止。"

皮定钧说完这番话,沉默了片刻,随后字字掷地有声:"现在就是关键时刻,同志们一定要坚持到底!祖国就靠我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定!""旅长放心!"会场内响起阵阵呼声。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原来是一名探子匆匆赶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旅长,情况紧急,敌军已开始新一轮的围攻行动!"

皮定钧当即镇定下来,对王诚汉等人用力一摆手:"你们快行动起来,沿着老人所说的路线前进。其他部队等到时机成熟,便随后跟上。现在就是时候,大家都要坚持住!"

顿时,王诚汉等人如获重赦,翻身便走,整个会场也被一股奋勇前行的气息笼罩。不久,便只听得远处隐隐有枪炮声传来,看来敌人果然打算施加新的围攻。而皮定钧和其余部队在昏暗的灯光下迅速整装,准备好随时跟进。

就这样,在皮定钧的一声令下,全旅终于拨云见日,有惊无险地突出了重围,为中原主力部队的全身而退扫清了道路。事后回想这一幕,参战官兵无不由衷赞叹皮定钧的智勇双全。而这一切,还要从那位神秘的老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