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出现了冲突,是个人利益为大还是集体利益为大?

2006年,江西学生赵C就遇到了这么一个问题。

现在的这个名字他已经用了20年,一年前还顺利的领到了第一代身份证,结果一年后去换第二代身份证时,却被告知他这名字不符合规范,必须改名。

赵C一家对此很是不服,一层一层往上申诉,这才得知了要他改名的原因:“你不改名,全国的人口信息系统都得彻底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C

1986年7月18日,30岁的赵志荣律师当爹了。

新生儿诞生之后需要面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应该如何称呼他/她。

赵志荣翻遍了各种古籍,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名字。想来想去,他突发奇想:“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给孩子取名一定要用汉字啊!”

这一想法让赵志荣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挑来挑去,给儿子挑了个英文字母——C。

如果是香港人或者外国华人,给孩子取名字沾点洋文倒不少见,赵志荣为什么会想起来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赵志荣当年上的中医学中专,毕业之后下乡当了8年的知青,吃过不少的苦头。

上山下乡结束之后,赵志荣靠着自学拿到了本科学士学位,但仍然常常感觉自身知识不足,希望自己的后代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那什么代表有“文化”呢?

赵志荣认为,最起码掌握两门以上语言的人才是有文化的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英语的重要性越发明显。赵志荣决定给儿子取一个“中西结合”的名字。

赵Tom、赵Jerry什么的首先排除,他觉得这是数典忘祖的行为,没有体现出中国人的身份。

在登记时,赵志荣总算做出了决定,就叫赵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志荣认为,“C”是用的最多的英文字母,很多单词都以“C”开头,以“C”命名有着“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含义。

与此同时,中国的英文名China的首字母也正好是“C”,你要愿意,可以把赵C理解成赵中国、赵中华、赵华夏,或者赵中原、赵中土。

对于这个“中西结合”的名字,赵志荣的妻子和家里面的老人都很喜欢。尤其是赵C的奶奶,她没上过学,知识水平不足,人名都认不全。

如今大孙子叫赵C,赵奶奶觉得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只需要画个半圆就是自己孙子的名字,多好。

当然,取这个名字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异类很容易被孤立或者取难听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赵C的同学们并没有因此歧视或者戴有色眼镜看他,反而觉得这个名字很“酷”,还给他取了个昵称“西西”。

可以说,包括赵C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他这个名字很满意,谁曾想,在2006年,赵C却被告知他现在的名字不能再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份证制度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身份证”这种东西古已有之,先秦时期叫做“符”、“验”。到了近现代,国内因为战乱不断,出现了各种不互通的身份证件,比如国民党有“国民身份证”,日伪政权发所谓的“良民证”,革命根据地根据苏联模式发放各种身份证。

建国后,中央领导认为不能处处学苏联,而且我们国家因为实行统购统销,人口流动、迁徙规模不大,很少会用到身份证,暂时不需要建立身份证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户一本”管理模式一直持续到了1985年,政府才出台了《居民身份证条例》。

当时的立法机关也没想到有人这么会卡bug,用英文字母给孩子取名字,在条例第三条中只规定:

“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填写。”

当时《通用语言文字法》还没有出台,这个“通用文字”怎么理解全看个人。

法无禁止即可为,再加上《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有权决定、使用、依法改变姓名,禁止他人干涉、假冒”,赵C这个名字就这么顺顺当当的完成了登记,并在2005年拿到了第一代身份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当地就开始全面换发第二代身份证了。当正在外地上大学的赵C专门回到家乡派出所换二代身份证时,却被告知:“你这个名字不符合规范,得改名。”

怎么仅仅一年时间,警方就说他名字不符合规定了呢?

原来,第一代身份证登记时是手写的,然后用派出所自己的系统给输入到了信息库里面。

而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用的是全国联网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严格按照国家和公安部的规定来运行的。

2000年颁布的《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003年的《居民身份证法》第一章第四条也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么两条,赵C的名字自然不能以卡bug的方式进入系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锋

赵志荣得知儿子的名字无法登入系统之后,可以说十分愤怒。这名字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孩子的各种证件、存款单都用的“赵C”这个名字,你轻飘飘的一句“改名”,那他们家得往各个部门跑,麻烦无比。

为了儿子的问题,赵志荣一层一层的找了江边派出所、月湖公安分局、鹰潭市公安局、江西省公安厅申诉。

折腾了几个月之后,公安部的批复文件下来了,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免费为赵C更换证件。

赵志荣对此却并不买账:“谁说我儿子的名字不符合规定了?赵是不是规范汉字?‘C’怎么就不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赵志荣看来,字母“C”它本来就是一个数字符号,代指“3”,后来英文、法文、德文引用了它,才让这个“C”变成的字母。

所以,“赵C”的名字时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

但公安机关并不这么看。2007年起草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明确规定:“姓名不得使用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符号等”。

“你们这是草案,没有生效的规范性文件,怎么能当做正式条例实施呢?”

身为律师的赵志荣很快就抓住了公安机关的逻辑漏洞,并以此做了反击。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辩不过谁。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上法院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赢了也不能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1月8日,赵志荣以儿子赵C的名义,把鹰潭公安局月湖分局给告到了月湖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允许赵C用自己的名字换发二代身份证。

这则消息一经公布,顿时就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建国以来第一起维护自己姓名权的案子,而且还是“赵C”这么特别的名字,很难不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关于赵C要不要改名,国内舆论可以说泾渭分明。

支持赵C的以年轻人居多,觉得这是“潮流”,“很好玩”,还说人家愿意叫什么是人家的自由。

而反对者则认为,赵C的名字不符合传统,中不中,西不西的,给孩子取个正常名字有那么难吗?

还有人举证,保护传统文化并不只有中国,比如北欧诸国还专门搞出了“人名词表”,让公民从这里面挑名字,以抵御洋名字入侵,维护本国传统。邻国日本,在取名字时也有字数限制,并拟定了姓名用字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民间议论的再凶,终究还是要看法官如何判决的。

月湖区人民法院的汪军太庭长认为:

“法律赋予公民享有姓名权,赵C这个姓名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是规章禁止性规定,也没有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应当允许赵C使用现在的姓名。”

也正因此,2008年6月6日,鹰潭市人民法院正式判决:月湖分局应该允许赵C以自己的姓名换发二代身份证。

赵C本来以为,如此一来自己总算不用改名了。未曾想当他去派出所时,得到的答复仍然未曾改变:“你这个名字没法登记,改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公安机关之所以败诉了仍然拒绝给赵C换身份证,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第一:不能让这件事成为标准案例。

你永远不知道广大劳动人民在给孩子取名上能够开多么大的脑洞。

光正常名字就他们就能玩出花来,比如有人给双胞胎孩子取名叫“钟共”、“钟央”,有人给孩子取名叫“周蒽莱”。还有人叫“王者荣耀”、“黄蒲军校”。

不止一个人想到了以英文给孩子取名字,当时国内有人叫周D、周E、陈U优、刘@,甚至还有人给孩子取名叫做“赵.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就因为“不合规定”被要求改名,现在法院说赵C的名字完全合法,应该继续使用。那势必引起其他人的争相效仿。比如,已经将孩子名字改成“陈子优”的陈U优父母就准备提起诉讼,要将自己孩子的名字改回去。

而且,国家系统字库收录的大都是常用字,有很多生僻字没有收录,导致很多名字里有生僻字的人被迫改名。

如果开了赵C这个口子,他们也闹着把名字改回来怎么办呢?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打个补丁的事情吗?能多麻烦。

但事实上,想要打补丁还真不方便,这也就是警方拒绝换证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户籍系统是单独的系统,为了避免遭到病毒入侵,泄露公民的隐私,是不能够联网更新的。想要“打补丁”,就只能一个派出所一个派出所的单独更新。

全国差不多有50000个派出所,就为了给一个赵C打上个以后就用不上的补丁(取名禁止使用英文字母),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明显“不划算”。

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的情况下,公安机关认为,还是让赵C自己改名字为好。

鹰潭市人民法院接到公安机关的上诉之后,也不禁犯了难。

院长凌云认为,公安机关既然已经给赵C落户、办理了户籍登记,并给他发了第一代身份证,就表示认可他的名字是完全合规的。现在准备“换发”二代身份证,换发换发,你让人家改名字怎么能叫“换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公安机关的理由也很有道理,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叫赵C,就让全国的系统进行彻底更改。改完还不算,为了不让这笔钱白花,还必须重新制定新的规章制度,那消耗的社会成本可就海了去了。

究竟是让机器适应人,还是人适应机器,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行政诉讼一般不适用于调解,也就是说这种案子是不能以调解结案的。

然而鹰潭法院却想到了一个绕过这个规定的好办法:“你光说不让调解‘结案’,没说不让以调解的方式‘办案’啊。”

于是,法院院长、法官专门找赵C做思想工作,成功让他同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标准汉字“赵西”,公安机关也将免费为他更换各种证件。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公安机关撤诉,鹰潭法院也撤销了一审判决,让这件事“圆满解决”。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冲突的问题时,最终还是集体利益赢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