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伊秉绶“伸冤”

肖海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秉绶

行书节录严可均《铁桥漫稿》轴

2024年6月5日《书法报》第22期鉴赏栏目有冯勇先生《书如佳酒不宜甜——伊秉绶行书节录严可均〈铁桥漫稿〉轴 》一文。

该文认为“从落款“癸卯”可知,此作写于1783年,其时伊秉绶30岁。年龄跟水平不一定有关,王羲之书法“末年方妙”,属于“人书俱老”,但其早期作品亦或不差;伊秉绶30岁的此作,与其1804年也即51岁时临虞世南行书帖相较,气息相近,但后者稍涉浮华,稍见轻佻,年龄大了,反而差了......”

此说大误。一者,观图片,看笔墨可基本判断此伊秉绶后期之作,断无30岁所书之理。

二者,伊秉绶此作落款时间是“癸丣(即酉)”非“癸卯。”冯先生误“丣”为“卯”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文解字》:“”,古文“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秉绶落款乃“癸丣”,非“癸卯”。

“卯”、“”二字写法确实容易混淆。其实区别还是比较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卯”字。左右两边是分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字。顶上一横连住左右二部分成一体。

伊秉绶的“癸酉”,那就是1813年。此时伊秉绶虚龄61岁。而伊秉绶乃63岁去世。此作确乎其晚境之作。这样看来,文章认为伊秉绶“年龄大了,反而差了”,实在是冤屈古人。

“卯”、“”二字之区别,我也是一次在“武英书画群”聊天所知。今写此文,一为伊秉绶“伸冤”,二也借此警惕自己。当下书法创作落款中,“卯”、“”二字混淆情况比较常见。

冯先生文章我是在微信号(书法报编辑部)看到。有兴趣者可点击以下蓝色链接查看原文。

【鉴赏】书如佳酒不宜甜——伊秉绶行书节录严可均《铁桥漫稿》轴 ■冯勇

2024年6月27日记。

作者:萧海森

编辑:兰风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