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名:《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著者:眭纪刚 等 编著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眭纪刚研究员组织编写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一书。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区域、政策五个维度,深度探讨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重点解读了以下关键问题:

  • 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由科技创新驱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与“质”?

  • 从古典时代的生产力理论到创新发展理论,再到现代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有着怎样的演化脉络?

  • 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 产业为什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科技与产业如何相互渗透?

  •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产业绿色转型对新质生产力有何提升作用?

  • 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需要哪些“新质生产关系”和制度政策环境?

推荐序言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田杰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而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向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不断迈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深入阐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了一系列探讨,主要集中在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以及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等方面。这些研究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学理性解释、各类创新主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何发挥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功能、政策体系如何调整完善以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仍然缺少深入和系统的阐释。如果缺乏清晰的认识,就可能出现将新质生产力概念泛化以及在实践中一哄而上等乱象,甚至可能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破坏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环境。

回溯人类发展的历史,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历次生产力跃迁中,能够成功实现引领的国家往往都是世界科技强国、产业强国,它们是重大科学发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诸如前沿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均已成为产业变革、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在经历了技术快速追赶阶段后,正在迎来从跟跑走向并跑乃至领跑的新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质”的跃升,实现这一跃升仅靠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各类创新主体的持续努力,进而形成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协同、整体效能不断提升的国家创新体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比,当前我国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还存在一定交叉重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仍需继续强化,高校的基础研究水平有待持续提升,科研院所的国家使命导向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载体和根本落脚点。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表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逐渐明确。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传统产业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乃至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尽管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因而产业成熟度较低、不确定性较高,但代表着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是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也是全球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传统产业量大面广,仍然可以依靠科技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需要对产业创新进行梯次、前瞻布局,使科技创新的突破性成果及时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创新要素集聚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向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集聚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规律和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布局建设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以及成渝、武汉、西安、合肥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区域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创新要素集聚配置、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等方面走在了前列。下一步,我国需要持续增强区域创新活力,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模式,发挥其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这需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一,应持续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尤其是要破除制约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允许并持续鼓励多种技术路线竞相发展,真正激励广大企业参与优胜劣汰的创新竞争并获取创新收益。第二,应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的应用市场。尤其要促进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价值创造,支持具有竞争潜力的技术能够不断实现迭代优化并在规模化生产中实现成熟应用。第三,在当前全球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统筹科技、教育、人才、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政策,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合力。同时,我国还应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在开放创新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文献与著作并不鲜见,《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这本书的特点在于,抓住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这一关键特征,并从内在学理、创新主体、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创新政策等角度,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剖析。本书凝聚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青年学者的心血和才智,他们长期关注科技创新政策,并基于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撰写相关篇章,是一本系统性阐述“加强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的优秀著作,值得广大科技与经济管理工作者、政策研究者、企业家以及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各界朋友深入品读。希望学界涌现出更多优秀成果,在繁荣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 言

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都是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力大爆发,从而带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经济社会。在此过程中,生产工具不断变革和升级,从原始的简单工具和手工生产,逐渐发展成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的高科技设备和现代大工业生产。

在当代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并使生产力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也对全国其他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此,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谋划及布局。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是在新生产条件下由科技创新与转化、产业升级与换代所产生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新要素、新技术、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的“质”主要区别于传统发展方式中偏重“数量”的投入,而是强调高素质人力资本、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以及绿色低碳等高质量发展方式。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而这种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新技术的突破,它通过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结合实现在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产生新的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特点就在于能把科学技术系统地、经常地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这种持续的科技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依托产业这一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及支撑,而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则是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与应用的现实场景和表现形式。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技与产业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产业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使得许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技术变革正在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又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领域的重大变革,还需要与之相耦合的“新质生产关系”,即能够促进科技不断创新,并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系列制度和体制,包括科技体制、创新体系、科技政策、创新政策、产业政策、市场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都要做出相应变革,不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形成有利于前沿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

为系统论述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本书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所涉及的理论、主体、产业、区域、政策,分为五个篇章:

(1)理论。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抽象,又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总结生产力的相关理论对于更加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制定相关政策至关重要。

理论篇主要回顾了不同时代一些代表人物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梳理从古典时代的生产力理论到创新发展理论,再到现代的“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演化脉络。比如古典经济学时代的学者强调土地、人口、劳动分工、比较优势和贸易的重要作用,他们因为所处时代的原因,没有看到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李斯特强调了国家系统和制造业是后发国家生产力的重要来源,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识到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不再孤立地考察生产力,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视角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现代演化经济学上承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将创新与发展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们都强调科技创新、新型生产要素、产业变革、组织制度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这些方面,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理论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新的内涵特征。

(2)主体。创新主体是各类创新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

主体篇主要介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技术水平的提升,更需要众多主体能够持续进行创新。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能力不仅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效益,而且直接影响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的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都迫切需要高校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科研机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既在开展科学研究中创造了新知识,也在推动创新主体协同合作、加快技术突破和创新型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3)产业。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

产业篇主要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产业绿色转型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未来产业以各类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为驱动力,需要全新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进而不断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生产力质态。产业绿色转型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绿色创新有助于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

(4)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在一些创新基础和环境良好的城市及地区会形成各类创新中心。

区域篇主要介绍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国家高新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地,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区,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探索先行先试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成为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综合性科学中心作为科学资源的集聚地和科学知识的策源地,通过原创性基础研究突破、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变革等,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国家高新区集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产业,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实践中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质态,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5)政策。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从而对科技、教育、人才等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策篇主要介绍科技创新体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科技创新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亟须建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激励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促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技术产品应用于产业生产中,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要求我国的教育和人才政策做出重大变革,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培养出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本书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中青年学者们共同完成的,他们在接到任务后,无不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即投入到相关篇章的撰写中。大家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长期积累,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书稿。当然,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对它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书中的不足之处也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眭纪刚

2024年4月于北京中关村

目 录

一、理论篇

1.古典生产力理论: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

2.创新与发展理论:从熊彼特到演化学派

3.新质生产力理论:新理论、新内涵、新特征

二、主体篇

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新质生产力创新动力

5.强化高校科教赋能,夯实新质生产力知识根基

6.推动科研机构转型,搭建新质生产力创新桥梁

三、产业篇

7.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新质生产力主阵地

8.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

9.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原动力

四、区域篇

10.建设科创中心,汇聚新质生产力之核

11.创立科学中心,筑梦新质生产力未来

12.打造高新之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

五、政策篇

13.构建创新体系,引领新质生产力飞跃

14.保护创新成果,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

15.加速成果转化,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

16.提升教育质量,筑牢新质生产力基石

17.吸引人才聚集,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

作者简介

眭纪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岗位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发展理论与政策、科技政策研究工作。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