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下午,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生到昆山市人民法院千灯人民法庭调研指导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恩乾,昆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沈如等陪同调研。

千灯人民法庭,位于千灯镇文峰路150号,共有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作为昆山市人民法院的信息化试点,千灯人民法庭在“电子卷宗+全景语音+智能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基础上,以非核心审判事务、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为机制保障,推动审判流程再造,实现无纸化网上办案,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千灯方案”。曾获评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秀人民法庭等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玉生实地调研了千灯人民法庭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工作室、司法辅助集约中心等办公场所,详细了解法庭数字化法院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执法办案等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了案件审理、多元解纷、参与基层治理等工作情况介绍,对法庭深度运用无纸化办案成果促进提升审判质效、开展网格长进法庭“三个一”活动助推基层治理法治化、坚持能动履职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探索和工作成效表示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玉生指出,人民法庭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发挥好审判职能作用。强化“如我在诉”意识,把执法办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找准司法精准发力的结合点、切入点,以优质高效的司法审判促进公平正义、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要进一步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的沟通衔接,充分利用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分层递进的解纷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要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人民法庭基础建设,狠抓队伍素质提升。准确把握人民法庭功能定位,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法治方式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