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些日,福建省南平市等多地区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其中,南平市背靠武夷山脉,地质灾害高发频发,受灾严重。南平市卫健委迅速组织出动505个“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开赴防汛前线,开展医疗安置点保障、健康巡诊、送医送药上门、心理疏导、洪涝灾害防病知识宣教等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下沉一线,切实担当起群众健康“守门人”职责,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南平市整合健康资源,推动卫健部门与医保、民政、农业农村、残联、总工会、妇联、教育、红十字会等十余家单位形成合力,构建基层全民健康服务“一张网”,打造“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其中,“4”包含县级医院专科医生、基层注册执业医生、乡村医生、护士,“N”指若干名健康网格员。即在原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前端导入县级医院专科医生,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后端导入健康服务网格员,发挥桥梁纽带和哨点作用,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灾难前,总有白衣天使可以“医”靠

张大爷与妻子也是居住在武夷山五夫镇溪尾村松林下自然村,张大爷现年74岁,患酒精中毒等疾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子现年72岁,去年因摔断腿脚,行动不便,又需常年照顾丈夫。

由于张大爷身体健康状况差,且护理难,本人及其家人都拒绝转移。考虑到其身体状况,转移前,镇卫生院院长连长金特意带领“4+N”健康服务团队为张大爷、彭美英做健康基础检查,经研判,张大爷属于重度高血压人群,身体极度虚弱,病情随时可能恶化。

“我都在岗,你放宽心,到了安置点,我们会安排人陪护你们”,连长金暖心地对张大爷夫妇说。因在卫生院工作时间较长,连院长比较了解情况,早在2023年防汛期间,夫妻二人集中转移到安置点后,张大爷就出现情绪激动、无法入眠、无法进食等情况。且今年张大爷身体情况与去年相比更差,强制转移存在较大风险。

听了连院长的话,张大爷与妻子感到十分暖心,“有院长和其他医生的照顾,我们安心。”

为了达到转移条件,连长金从11日开始,每天前往张大爷家数次,监测他的生命体征,如有其他工作冲突,她也会嘱咐工作人员要备好血压器、降压药等。“连院长时时刻刻都在关心我们的”张某仁的妻子感动地说

6月13日20时44分,在确保张某仁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张大爷安全转移至镇卫生院附近的集中安置点,连长金同步安排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全天候的健康监测和护理,确保其集中安置期间生命体征平稳。

建阳区徐市镇卫生院组织“4+N”健康服务团队冒雨出行,前往居民安置点为村民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邵武市大竹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协助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

送医送药,风雨中的守护更安心

“张大爷,你在家没?我们给你送药来啦!”6月16日,当患者家属打开家门时,他们看到了眼前的一幕:建瓯市东峰镇“4+N”健康服务团队带着张大爷需要的降压药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此时洪峰刚刚退去,外面依然下着大雨,医务人员的鞋子里也早已浸透了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瓯市“4+N”健康服务团队持续为重点人群提供送医送药上门等健康服务

健康宣教,网格撑起“守护伞”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水要烧开再喝,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顺昌县元坑镇健康网格员提醒村民道。他们向受灾群众发放消毒精片及防病知识宣传单,认真讲解消杀基本知识,解答群众关于灾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治疗等相关问题,提供常见病的诊疗建议,并开展灾后心理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夷山市兴田镇“4+N”健康服务团队到安置点给群众健康宣教、灾后防病宣教

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供稿

部分信息整理自人民日报

编辑:福根兒 校审: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