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原标题:

从辘轳提水到插卡水表:供水改造保障小村庄大产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王羡茹

咸阳三原东寨村,常年缺水,在当地水利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该村群众干部为解决饮水困难做出不懈努力,该村饮水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从20世纪90年代家庭自备浅井,用手压井压水或辘轳提水,经过5个阶段,到如今村级管网提升改造,更新为入户的插卡式智能水表,不仅提高了群众满意度,还促进了村里空心挂面和香油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寨村是三原水利发展的一个缩影,三原县曾存在水不够、水不均的现象。三原县水利局副局长王亮表示,当地水务部门通过优化水源、强化节约用水,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等一系列措施改善该县的水利。目前全县共建水库10座,引水工程4处。

三原县全面推进河湖长制,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强城乡供水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东寨村年产逾千吨的东寨村空心挂面厂及农副产品展销厅,缕缕挂面香味扑面而来,香味氤氲着乡村特色。东寨村空心挂面厂厂长姚建华表示, “我们东寨村的空心挂面严选本地优质高筋小麦粉,经过和面、醒发、压饼、盘条等12道工序后才能出面。”供水条件的改善,解决了东寨村以“绿色加工”为特色的空心挂面、小磨香油、红薯粉条等企业的用水需求,食品加工厂再也不用担心用水保障的问题,可以放心扩大生产,把特色产业做大。

在三原县,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致富保障。在供水工程不断改善下,三原东寨村这一小村庄不断发展出大产业。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