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美术馆

学术主持

王林

策展人

游江

展出地点

深圳美术馆(新馆)1-2号厅

展览时间

2024年6月28日—2024年9月1日

开幕时间

2024年6月28日下午3: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深圳美术馆主办,王林担当学术主持,游江策展的“这不是废墟——应天齐当代艺术展”将于2024年6月28日下午3:30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时间跨度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素描、水粉、水彩到版画,从影像再到装置,主要展现了艺术家应天齐从艺60余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展览将展至9月1日,展览期间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还将开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光下的自画像》23×20cm 素描 197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归来》92×66cm 年画 1972

应天齐,1949年生,安徽芜湖人,是深圳乃至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1998年,调入深圳大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西递村系列》等系列作品曾获得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铜奖、优秀作品奖,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中国美协80~90 年代版画创作贡献奖。因为艺术创作方面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他还出任中国美协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评委。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还因其代表作而闻名于世,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当地政府亦因其突出的贡献在西递村建成“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 ”。2011 年以来他先后参加了第54 届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举办了“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个展,成为了华人艺术界首位以个展进入该展的艺术家,2020年他还参加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並出任该展的艺术总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心底里的花》37×35cm 黑白木刻 19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雨》40×39cm 水印木刻 19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渔汛》41×52cm 水印木刻 1978

展览作品中有应天齐自画像和父亲的肖像素描,有《农村归来》年画,是艺术家对温暖的渴望和向往,这也是与艺术家作品风格一以贯之的。也有表达对家乡深情的水粉、水彩、版画作品,“我要用作品见证这个时代”应天齐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海》47×66cm 黑白木刻 19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之歌—船歌》35×36cm 黑白木刻 19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香》43×43cm 水印版画 19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净化》45×30cm 丝网版画 1986

应天齐在85思潮后创作风格有所变化,开始寻找构成的关系,开始创作《西递村系列》版画,调入深圳大学后,深入观察身边的生活与城市化变迁的关系,2006年担任芜湖古城改造顾问,发现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发生密切关系,很多老村庄、老房子被新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城市化对我们人的改变还是很大的,包括审美观、价值观。“我在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开始是遗憾,之后是无可奈何,因为历史是一定要向前发展的,最后是自己投身潮流中,尽我们一个文化人的力量去保护好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递村系列之十一》50×60cm 水印版画 198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递村系列之二十四》40×50cm 水印版画 1991

《砖魂》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于应天齐的吴哥窟之旅。“吴哥窟让我很震撼,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城市有可能会消失,有可能会变成废墟,但是最后在人类的力量下,可以恢复其文明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砖魂》200×366cm 混合材料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明之一》167×244cm 综合材料 2009

展览中的装置作品《众声之声》由2014年应天齐发起的芜湖万人捡砖艺术活动中使用过的木箱组合而成,152个实体木箱组合成巨大的箱体造型,其中的34个木箱上视频播放着芜湖市民的现场留言动态影像。152个实体木箱里面装的是当时居住在芜湖古城居民每个人捡起一块废墟中的城砖,写上自己的名字,封存在整齐堆放的箱子中,通过重新组合再一次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之下是芜湖古城居民的眷眷深情和应天齐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声之声》 装置作品 尺寸可变 2014—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人捡砖” 行为影像 2014

谈到《零点行为》影像作品,应天齐说,早在上世纪1989-2001年间,我曾实践了“砸碎黑色的零点行为”,那是在世纪未钟声敲响这千年等一回的时刻,我率领深圳大学500多名青年学子,举起自制的木槌,砸碎了多块黑色,当埸拓印版画,并将这些关于当代艺术行为艺术的结果,专门制作完成了大幅的水印版画,这些作品曾于2012年参加了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也引起了国际的关注,这也是一个版画与当代艺术结合较早的个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这不是废墟——应天齐当代艺术展6月28日15:30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

“砸碎黑色” 世纪末零点行为 2000—2001零点 深圳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碎裂的黑色之二》88×113cm 水印版画 2000

谈到此次展览主题“这不是废墟”,应天齐表示,我是在废墟中生成了我的艺术,我们的城市也是从废墟中建成的,我是与时代同步,同呼吸同命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失的故事》装置作品 尺寸可变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失的故事》(局部)装置作品 尺寸可变 2024

学术主持王林认为,作为杰出人才引进移民深圳,应天齐的文化身份,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伟大成果有无数个人作为见证。本次展览从上世纪70年代到当下,跨越时间有半个世纪之久。仅就绘画而言,就可以说是从"前面的画到面前的画",确实是一部个人艺术奋斗史。此次展览,应天齐不想做循规蹈矩的回顾展,不走寻常路,要在深圳美术馆做成一个有整体空间感和综合艺术性的当代艺术展。故展览重心不仅是架上艺术,更重要的是实体艺术包括大型装置作品、影像艺术包括公共行为艺术作品等。这个展览既不同于当下流行的沉浸式视觉盛宴,也不同于博物式陈列的历史文献展,而是一个在白盒子里完成但具有公共艺术性质和大众参与深度的现场空间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室》 装置作品 尺寸可变 20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室》(局部)装置作品 尺寸可变 2011

策展人游江指出,应天齐一直在艺术上不断寻求突破,从架上绘画到装置、影像和行为,一方面他的创作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地突破以往的创作,另一方面,他是不确定世界中的“确定者”和“不被定义者”,“确定者”在于他一直用艺术的方式反映着生活,用艺术行为介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不被定义”在于在艺术创作上他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某一种媒介的创作之中,而是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进行多种媒介的选择和组合,他的作品一直都在用作品回应着社会的现实,他不断迭代的艺术语言都来源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所以他的作品能引起观众的普遍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乡》水印版画原版装置 尺寸可变 1986-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题》190×122cm 混合材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奖》730×450cm 混合材料、平面装置 2024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