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拍摄的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厂房(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24日,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厂房内,员工们正手脚麻利地操作着织机。伴随着木梭飞舞与妇女们欢笑,一双双巧手编织着精美的“泽帖尔”。

“泽帖尔”即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泽当毛哗叽,生产技术难度大、面料柔软精细、做工复杂。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总产值达860万元,不仅使“泽帖尔”编织技艺得到传承,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合作社员工在捻线。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合作社员工在捻线。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合作社员工在捻线。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合作社员工在编织“泽帖尔”。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合作社员工在编织新产品。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合作社员工在介绍产品。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拍摄的“泽帖尔”产品。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