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专家长谷川毅在《与敌人赛跑》这本书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日本在5天内投降,并非因为遭受了原子弹造成的巨大毁坏,他们的领导人更关心天皇的未来,而不是平民的伤亡,苏联对日宣战的公告,才是压断日本的最后一颗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波茨坦公告》与苏联进攻中国东北

当时间到了1945年7月,欧洲战事基本结束,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被同盟军占领的德国首都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了会议,主要目的是商议对纳粹德国和即将战败的日本的一系列战后处置问题,1945年7月26日,作为这次会议成果的《波茨坦公告》发布。

但是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的日本仍然没有无条件投降的意思,为了抵挡盟军进攻的步伐,他们甚至制定出一个堪称疯狂的计划,那就是把日本本土变成战场,节节抵抗盟军的进攻,就算是最后把本土变为一片焦土也在所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日本敢制定这么疯狂的计划是因为他们早就已经想好了放弃日本本土,转而把我国的东北地区作为他们新的本土。

日本自从开始染指我国东北之后,就认识到了东北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远不是日本本土可以比的,而且东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有频繁的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军部曾经有人表示:宁愿放弃本土,也不放弃东北。

所以在美国将战火烧到日本本土之后,日本仍然不愿意投降,负隅顽抗,因为在他们的计划中,随时可以让东北变成新的日本本土。

但是苏联随后的动作让日本的计划最终落空。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正式参加《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9日零时起,苏联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全线总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为期三周的激烈交战之后,日本相继失去了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日本关东军死伤68万余人,基本被全歼,被日本关东军扶持起来的伪满洲国也宣告覆灭。

这一消息让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分子彻底丧失了希望,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中,中国东北不仅是他们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还是他们“东山再起”的希望所在。

事实上,日本早就对苏联可能对日本宣战一事心怀忧虑。在1945年的时候佐藤尚武一直在苏联进行外交斡旋,想要促使苏联持续保持“好意的中立”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日本关东军对苏联方面的预估严重不足,认为苏联就算想要对日本宣战,最早也得到1945年8月末才能做好战争准备,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时间甚至可能会推迟到1946年春,所以当苏军8月9日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的时候,日本方面才会表现得如此猝不及防,直接一溃千里。

美国的原子弹起了什么作用?

在二战即将全面结束的这段日子里,不仅是日本在一直拉拢美国,美国同样一直在努力促使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了减少本国士兵的伤亡,就一直在催促苏联对日本宣战,尽快结束二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欧洲战事已经进入尾声,苏联完全有能力两线作战。

但是苏联一方面是考虑到本国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是想以对日宣战为筹码,在战后的利益瓜分上攫取更大利益,迟迟没有答应美国方面的要求,逼迫美国不断作出让步。

在会议时期,苏联向美国提出了许多政治条件,美国为了尽快促使苏联对日宣战,基本照单全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见识到了原子弹巨大威力的斯大林意识到美国现在已经有了随时终结战争的能力,于是他决定见好就收,答应对日宣战。

在最后签署条约的时候斯大林留了一个心眼,他和美、英两国首脑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约定苏联在对德战事结束的3个月之后对日开战。

也就是说,从1945年的2月份开始,苏联就已经在秘密准备对日开战,这也就难怪苏军可以在8月9日零时准时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而日本方面在此之前对苏军的战争准备严重预估不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45年2月开始一直到苏联对日本宣战前夕,一共有75万苏军从欧洲战场上被秘密调回,运到了远东地区,使苏联在这里的兵力达到了158万余人。

而号称“百万精锐”的日本关东军在这期间却不断抽调军队和军需物资支援其他战线,到1945年8月份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了75万人,战斗力也大大削减。

苏军在我国东北地区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同时,以美军为首的盟军部队在试图登陆日本本土的时候却遭到了日本的负隅顽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盟军虽然取得了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的胜利,但巨大的伤亡也让盟军不得不重新评估日本的抵抗能力和盟军可能出现的伤亡情况。

根据美军方面的重新评估,要想成功登陆日本本土,盟军至少要付出100万伤亡的代价。

这个数字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无法接受的,于是为了减少盟军的伤亡,尽快结束战争,美国总统杜鲁门选定了日本6个主要的工业城市作为轰炸目标,想要通过摧毁日本军工产业的方式给日本以巨大的威慑,加快结束战争的进程,广岛和长崎就在这六个城市的名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8日,日本拒绝承认《波茨坦公告》,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行动。

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8月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美国的原子弹,既威慑了苏联,让苏联尽快对日本宣战,又打击了日本抵抗的信心。

所以说,日本军事专家长谷川毅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

然而,与其去总结战败的原因,不如去反思让自己国家被美苏两个大国共同敌对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虽大,好战必亡。更何况日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