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818年,即嘉庆23年,山西祁县一个商贾世家诞下了一名男婴,他的哭声非常洪亮。接生婆听“响”后眉开眼笑:“这么大嗓门的孩子,当真不多见,出息的咧!”

这个大嗓门的孩子,正是后来乔家大院的掌舵者乔致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致庸画像

接生婆显然并不知道:这个孩子不光出息,还极其命硬。命硬的孩子,通常带点“克”的属性,乔致庸幼年时,父母就双双辞世了。

好在,乔致庸有个兄长名叫乔致广,他大乔致庸20岁。父母死后,他一直尽心抚育乔致庸,并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

少年乔致庸一心想读书、考取功名,他的理想是成为像李白、杜甫那样的读书人。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自幼发奋读书,每日天不亮就抱着书本开始啃读。

乔致庸显然没开天眼,他并未看到自己的“命硬”属性,所以,当17岁的他前往赶考路上得知长兄突然暴毙时,他整个人都是难以置信的状态。

也从长兄死的那天起,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写:他不得不放弃科考,回到乔家掌管乔家的生意。

回到家后,乔致庸才知道:哥哥竟是因为包头的生意失败,急火攻心,继而一病不起,以致撒手人寰了。

接下乔家这个烂摊子后,乔致庸一筹莫展,要知道:他根本就不懂经商。此前十多年里,他没有学习任何经商知识,只一门心思用在文化知识上。

硬着头皮接下生意的乔致庸,脑子里一片空白。家里的管家告诉他:要经商得精明算计。乔致庸几乎从鼻子里“哼”出了声:一个心里已装下天下苍生,满脑子都是诗人的侠义豪情的人,会精明算计吗?

可是不算计,如何收拾烂摊子呢?乔致庸不得不和搞垄断的对手进行博弈,拼尽全力为乔家的生意扭转了局面。

这之后,乔致庸一直在琢磨:做生意,非得这样算计,才能赚钱?难怪世人都说“无奸不商”,自己瞧不起经商这个行当,不也是因为这些吗?

“不算计如何赚钱”?乔致庸反复琢磨这个问题,他不相信赚钱非要会算计。琢磨来琢磨去,他想到了反面:全天下的商人都靠算计赚钱,他偏不,他要靠让利赚钱。

多数时候,认知往往能决定成败。乔致庸“靠让利赚钱”的认知被确定后,他便如同开挂一般屡创奇迹了。

他想出激励员工的“顶身股”制度,它相当于股份制:小伙计进入店里做学徒,三年可升为正式员工,十年可拿到一二厘的身股,也就是“干股”。

这个制度让所有员工都成为了老板,店里员工有了股份,干活卖力了, 而其他店的员工也纷纷跳槽加入“乔氏集团”,乔氏集团瞬间做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乔致庸与伙计们

把店子变成股份制后,他还透过“让利”思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疏通茶路。

原来,乔家和所有茶商做茶叶生意时,都面临一个大问题:扛着银子上路,容易被土匪打劫的问题。当时的大清连年征战,北有捻军,南有太平军,极其混乱,很多茶商因为带着大把银子上路,结果都在交易的茶路上送了命。

茶路上风险越来越大,茶商们不敢收茶,茶农们只能眼巴巴看着。没人敢疏通茶路,大家都各自守着各自的那份利益,并努力计算如何从对手手里搞到更多钱。

乔致庸的眼睛看得更远,他想得也更多。他在实地走访后,看到了茶农的困窘,也看到了茶路断绝即将带来的可怕后果。他决心凭一己之力去疏通茶路,扛着银子去疏通不可能,刚上路可能就被土匪给抢了。

一直将这个问题装在心里的乔致庸,在一次赶着马车去平遥兑换银子时有了答案:既然银子上路不安全,那就把银子变成银票!

这个法子可行吗?乔致庸用自己的实际情况证明:这事可行。

说干就干的他,从乔家大院出发,过长江,走汉水,把茶叶从南方运回了山西祁县,这一路走下来便是整整三个月。之后,他又一路走到了中俄边境,和俄国商人签下了长期合作的贸易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致庸疏通茶路

在乔致庸的疏通下,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通了。他这趟冒险之旅,解救了千万茶农,关键,还证明:用银票取代银子,是安全的。

可到此,茶路并没有完全被疏通,因为:普通商人上路,怎么把银子变银票呢?日升昌做的就是银子变银票,银票变银子的生意。可日升昌没有大格局,他们只想“小富即安”,并没有做大的意思,他们的老板最常说的话就是:我只要跟几个商家做生意,就够吃了。

到这里,原本被疏通得差不多的茶路又被堵住了:既然多数商家都不能把银子变成银票,那他们怎么上路?

思来想去后,乔致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乔家和日升昌一样,做银子变银票,银票变银子的生意,彻底解决茶商扛着银子做生意的尴尬。

这个想法当然是好的,可当乔致庸提出来时,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大家都说:你要天下人的银子都变成银票,银票都变成银子,这得需要多少钱?还有人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还有人干脆直戳戳地对乔致庸说:
“做全国的票号需要一座金山,现在乔家的钱根本不够。”
乔致庸决定的事,从来十头牛拉不回,他要做一件事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个事非做不可。乔致庸认定:若自己不做这件事,没人会愿意去做。既然只能做,那就义无反顾,管它做下去是什么结果,做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