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警察”取走3000万公款,警方调查却发现查无此人,谁拿的钱

2016年,河北石家庄一家银行里来了一伙自称警察的人。一进门,二话不说就将正在办理业务的两名财务人员带走调查。

这两名财务所在的公司觉得不对劲,出于警惕报了警,警方通过银行里的监控调查发现这伙“警察”竟是假的!随后该公司就发现账户里的钱被转向外地一家不知名的银行,整整三千万!

到底是谁,敢对这么大一笔钱做手脚?

受害公司和与这些钱有关的人都急坏了,警方要求银行配合,立刻对这笔巨款的流向展开追踪调查,逮捕嫌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案情被一步步推进,相关人员逐步落网,警方发现他们竟然“拔出萝卜带出泥”般地揪出了一连串的犯罪人员。这是个有组织、有计划的,且蓄谋已久的犯罪团伙!

而他们犯罪的方法,相信许多人看了都觉得似曾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警察”图财不害命

2016年,下午两点多河北石家庄一家银行里来了四名警察,对正在办理转账业务的财务女孩表示,她们公司涉嫌注册资本造假,请她们去配合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在场的人都没反应过来时候,警察就已经带着两人离开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她们办理业务的所有资料。

没一会,陪同两名女孩一起来的另一名金融公司职员发现两人不见,询问银行的职工。当得知是被警察带走的,她整个人都蒙了,赶紧通知公司。

该公司得知消息后,派人询问详细情况,发现这些警察既没说人会被带去哪里,也不通知公司,还把不知道内容是什么的资料带走,更没有出示证件,这真的是警察吗?他们很快报了警。

很快,警察就来到银行。通过监控,他们发现这四个所谓的“警察”漏洞百出:四人脸上都戴着口罩,其中两人穿着制服,都是胸前衣服大敞,行走间大摇大摆的形象,完全没有警察端正的样子,警局内部也是“查无此人”的状态。

再听当时在现场的人员说他们自称是沧州市公安局的,警察们又去查来自沧州市的协作办案的通知。果然,警局并没有备案。这是一伙假“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带走这两名财务人员要做什么?图财还是图人?刚产生这个疑问,金融公司和警察们就都知道了答案。

原来,他们收到了从银行收到了刚刚两名财务人员办理的业务中的资金全被转移到了珠海的一家银行里的消息。资金本来已经从这家金融公司转到了另一家公司的账户上面,此时又没有预兆的被转走了。

这些资金整整三千万!

这应该是一起财务犯罪!资金随时都可能被嫌疑人再度转移,到时候钱款追回的难度就高了不止一倍!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警方火速展开对嫌疑人的追踪,并且通知珠海的银行紧急冻结这笔资金。

幸好距离事件发生才过去一个多小时,下午四点多,银行还没有下班,归属地为珠海的涉案账户成功被冻结。

同时,在场的人也都明白了这一伙人是图财的,两位财务女孩暂时没有生命危险,都松了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是“内应”?

通过调取监控,警方发现这一伙假“警察”带着两名女孩上了一辆黑色商务轿车,走了一段路后很快就消失在各大监控路线中,看起来行动很有计划。

好在他们还是有路线没有躲开监控的视线,被警方发现最终去了石家庄胶县的一家KTV。通过调查,这些人在KTV里开了一间包厢,要求谁都不能打扰,也不要酒水进去。KTV只有走廊的监控,看不见包厢里发生了什么。

只见三男一女走在走廊上,两个男人走在头尾,一个带着女孩走在中间,打头的怀里还抱着电脑。经过受害公司派来的人辨认,确定监控里的女孩就是该金融公司财务职工之一。

警察又根据监控显示的时间,确定他们应该是在这里把三千万转走的。

但是,出了KTV,监控又失去了嫌疑人的踪迹,既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信息,监控也没拍到他们的正脸,案情没有进展让人很焦躁,金融公司担心这么多钱就这么“飞”了,一直催促警方抓紧办案。

在此时,众人看着监控里的女孩,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她为什么表现的这么顺从,不见惊慌,嫌疑人们也没有将她控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女孩走在走廊上,监控视频上清晰可见她只是低着头走路,行动自然,既没有向监控做出示警的动作,在有其他人经过身边时也没有求助。

见到这样的画面,再联想到这个女孩全程参与转账,时间地点全都清楚,而“警察”们出现在银行的时机刚好是资金被成功转移的时候,这下连警方都忍不住怀疑,女孩和他们是不是一伙的,其实是“内应”?

“喂,快来接我们,在......”晚上九点,受害公司突然接到一通求救电话,里面女孩的声音带着哭腔,听起来很无助。

原来是嫌疑人达到目的就把两位女孩放了,她们借到手机就给公司打电话。众人听说后很是振奋,认为新的线索可能来了,两人很快被接到当地警局,接受问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供述,她们被嫌疑人以公司虚报注册资本的理由带走,路上几人态度还是正常的,到了KTV,“警察”就让一个人进去,另一个留下,就觉得不太对劲,正规警察审问不应该在警局吗?

但女孩当时已经进入KTV里面了,没能将疑问说出来。当进到包厢里,确保不会有外人进入,自称“警察”的男人们才露出真面目。他们威胁女孩将资金转账到指定的账户,不然“今天就出不去了。”

“我吓坏了,不想出事,只能替他们转。”被KTV走廊的监控拍下的女孩说到。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走廊上她表现得很顺从了,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警方凭多年经验确定她没有撒谎。但女孩们被利用完就被嫌疑人找时机拜托了,要再问点什么,女孩们就表示不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既然财务人员不是“内应”,嫌疑人们到底怎么知道金融公司要办理大笔资金转账业务的呢?线索到这里又断了,警方和受害公司在庆幸女孩们平安归来的同时不免有些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枕头”来了

正当警方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受害公司提供了一些信息。

原来,这个公司的三千万是要转给河北霸州一家公司的,这是两家公司第一次业务往来,只需要把资金在霸州这家公司的账面上走一个流水,之后这三千万还会回到该受害公司手里。也就是说,霸州的公司也知道转账的时间。这就不得不怀疑,会不会是这家公司搞得鬼?它和嫌疑人团伙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正是“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霸州公司的法人代表到警局来了。他叫李华林(化名),一进警局就趾高气扬的问:“为什么冻结我在珠海银行的账户?”

哦?他是怎么知道珠海这个涉案账户的?警察们的注意力指向了李华林。

“账户里的三千万是我用来还债的,你们不能冻结。”李华林说,钱是他找受害公司借的,为的是还他在另一家公司借的债。这叫拆借业务,在公司间很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奇怪了,警方调查到的信息明明白白地显示说,这三千万是公司间的流水,之所以在珠海,是因为财务受到不法分子的威胁才转账到那里的。怎么在李华林这里就成了外债?警方将李华林控制了起来,进一步审讯,想叫他吐出实话。

谁知道审讯刚开始,李华林就坦白了。他承认自己因为缺钱就在网上雇别人去威胁别人转账的事实,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干的。

而当问到其他同伙在哪里的时候,他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他显然是替人顶罪的“背锅侠”,就算不是警察也能看穿。李华林一定有问题!警方以他为中心展开了调查。

在李华林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他经常联系的名叫王大雷(化名)的人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因为他和去银行的“警察”之一长得非常像。将他逮捕到警局,更细致地对比后,警方确定王大雷就是假冒“警察”的犯罪团伙人员之一。

对王大雷的审讯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他很快供出了另一个人——刘汉民(化名)。王大雷与刘汉民关系非常好,一天刘汉民对王大雷说有一笔生意很赚钱,他可以给王大雷和老板牵线。之后王大雷就在“老板”的电话指挥下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先在网上购买了警服,又叫三个“兄弟”帮忙,组成了去银行的四个“警察”。问到其他三人时,王大雷表示,他们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完全出于“兄弟义气”,不知道被叫去是干什么。

到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主谋“老板”还挺“厉害”:有替他顶罪的——李华林,有牵线搭桥的——刘汉民,还有干“脏活”的——王大雷。他完全藏在幕后,很少有人知道真面目。

当然,再厉害的人也逃不过法网恢恢。刘汉民已经落网了,离找到主谋也不远了。

在对刘汉民调查时,在他工作的宾馆,警方找到了嫌疑人开的黑色商务轿车,这样即便刘汉民想狡辩也没机会了。同时,警方还发现宾馆老板是一个有案底的诈骗犯——张松林(化名),他曾被山东济南公安局取保候审。张松林很有嫌疑!警方立刻开展嫌犯逮捕行动。

在审讯室里,面对警方疾言厉色地审问,张松林很狡猾,他一再狡辩,几经改口。一会一问三不知,一会又把问题回答地似是而非,搞得警方很是头疼。

最后,还是刘汉民指认他就是背后主使,警方又拿出如山的铁证,张松林才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坦白了他犯罪的所有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大白,啼笑皆非

在张松林的计划里,他对团伙里办事的人,即李华林、王大雷说有一笔大生意,需要他们替他去做,事成后每个人都能分到高额利润。在远程电话指挥里,他要求李华林在霸州注册一家公司,对外宣称有海外的大生意做,正在找靠谱的合伙公司,只有通过财力考察才能正式入伙。

对许多慕名而来的公司说明地考察方法,就是把对方公司财务里的三千万在李华林公司的账本上走一圈,成功后就会退回三千万并支付两万元报酬。李华林负责监控资金到账情况,王大雷负责“招兵买马”,假扮“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警察”能来的那么及时了。

轻轻松松就能赚两万,有谁听了不心动?又有谁听了不觉得是圈套?世界上哪有这么容易的赚钱方式?实际上,一旦三千万到账,很大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张松林表示许多公司在听了以后就不再联系了,这么久了,只有河北这一家金融公司上当了。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受害公司规模不大,并没有直接拿出三千万的能力,为了赚到这两万块钱,它甚至去找熟人借了一千万,才紧赶慢赶地凑齐了三千万。谁知道刚转过去,就来了一伙不法分子假冒“警察”,强行把钱转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亏了警方办案给力,银行方面也大力支持,这三千万才能够成功追回。不然,受害公司面临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资金被一笔笔转走的银行流水记录而无能为力,最终追悔莫及。

不知道诸位看到这里,对张松林的诈骗手段有没有一点眼熟?

是的,这是即便过了几年还很常见的诈骗方式。犯罪分子先是利用受害群体渴望赚钱的心理,用“只要你简单地做某某事情,就能轻松获得多少钱”,比如“转钱后连本带利地归还”这样的话术,来吊人胃口。

也许小额转账后,真的能得到一定的利润,但这只是诱人上当的手段,一旦开始大额转账,犯罪分子就会立即将钱转移,很难再找回。

大众被骗得长了经验,骗子的计谋也层出不穷、屡创新高。广大网友们一定要谨慎,遇到需要给不熟悉的人转账的情况,多加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对诈骗犯罪的惩罚力度也不断提高,力图从根源上杜绝犯罪。据《刑法》规定,诈骗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以张松林为首的诈骗犯罪团伙因涉嫌诈骗罪,最终被移送检察机关起诉。相信法律会给出最公正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