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中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领导人于本月18日至20日期间官方访问马来西亚。匆匆三天两夜的行程,紧凑也充实,他在20日中午出席马来西亚工商界的午宴时,以马来西亚一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形容马中关系;接下来,大家都将放眼马中两国下一个黄金50年建交。
两国领导人在首相署见证了14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协定的签署,涉及农粮部、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内政部、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高教部、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通讯部、财政部及旅游、艺术及文化部等9部门。相关合作领域包括防范跨国犯罪、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旅游、住房和城市发展、高等教育及科技等。
马来西亚的华社、华团和工商界,均对中国领导人的官方访问感到非常兴奋,并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积极参与,从官方到民间与中国继续秉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也相信马中两国下一个黄金50年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华总署理总会长兼柔佛州中华总会会长拿督林家全表示,中国领导人的到访“不仅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更是为未来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篇章”。他期待未来两国新伙伴关系的机会,特别是在科技、新能源和清真市场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带动两国的经济发展。
林家全指出,中国领导人在演说中多次提及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共同愿景,这不仅在官方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更激发了民间组织和团体的热情。作为华社华团领导的责任重大,将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马华中委兼马华党际外交与国际事务局主任拿督王晓庭认为,中国领导人此次访问马来西亚并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备忘录,是两国建交50周年的珍贵礼物。她相信,未来两国从官方到民间的关系将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接下来的50年,全球将见证马中两国邦交的璀璨火花。
作为清华校友总会公共管理学院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国际事务),王晓庭呼吁两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马中历史性的合作机会,携手推动学术、人文科学、公共管理和科技的发展,并深信通过共同努力,两国在高等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将取得丰硕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王晓庭认为,大马可以创立一个与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同款的中心,以针对案例研究交流,通过开展各类案例研究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两国领导人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马中在脱贫、粮食安全、绿色科技发展等领域都将加强合作,交流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以确保两国的合作项目与政策方向一致,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
在西彭生态旅游及休闲农业协会会长拿督方训勇看来,两国政府宣布相互延长免签政策的决定无疑是此次访问带来的最宝贵礼物。中国同意将马来西亚公民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而马来西亚也将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6年底。这一举措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新里程碑,不仅为两国公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更是对两国友好关系的肯定。
他说:“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免签政策延长,不仅是对两国公民的一项便利措施,更是两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政策无疑将为两国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来西亚东盟商务协会会长刘振国指出,此次访问对马来西亚,乃至东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潜在的利好,包括在高科技产业链和新能源等领域,更是如同注入动力。
他说:“马中双方加强经济合作,尤其是在高科技、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将推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东盟的经济影响力。而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密切合作,将进一步催化东盟成员国会更加注重与中国的关系。”
他认为,接下来马来西亚可以利用此次访问的余温,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而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马来西亚可以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出口竞争力。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