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联社6月25日报道,韩国国防采购办公室与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96万亿韩元(约合14.1亿美元)的合同,开始小批量生产韩国国产的KF-21战斗机,数量为20架,该合同还包括进一步的后勤和培训支持,这些战斗机将逐步取代服役50年之久的F-5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强调了这份合同的重要性:“通过利用我们的技术保护我们的领空实现了国家自卫的愿望,这份合同标志着我们国产战斗机全面生产阶段的开始,同时它将成为韩国空军未来的主力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的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还在另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已经和韩国国防采购办公室签署了价值5562亿韩元(约合4亿美元)的合同,为KF-21供应涡扇发动机,截止日期从本月开始,于2027年12月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华航空航天公司将提供40台通用电气F414-GE-400K涡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约为98千牛,最大航程可达2900公里,飞行速度1.8马赫。该公司还将提供进一步的后勤支持,包括发动机维修指导和现场技术支持。该发动机由美国授权在韩国生产,韩华航空航天公司称发动机的国产化率为3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3月22日,韩国国防采办计划推进委员会第160次会议宣布了2024到2028年小批量生产KF-21战斗机的计划,总价值为7.92万亿韩元(约合57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KF-21 Blcok 1空优版本的原计划生产数量为40架,但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建议减少小批量生产数量,将其分为2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27日,韩国空军执行了FX III计划的第二阶段,再次从美国订购了20架F-35A战斗机,用来取代今年退役的F-4“鬼怪”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KF-X战斗机研发项目横空出世,这个项目由韩国主导,印度尼西亚作为合作伙伴,目标是为两国空军生产一款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象征着两国对国防技术主权的追求。主要研发工作由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以及印度尼西亚航空航天公司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KF-21战斗机的第一架原型机在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下线,随即被正式命名为KF-21“猎鹰”战斗机,2022年7月19日完成首飞,截至2023年6月,一共生产了6架原型机,全部完成首飞。今年1月10日,原型机的初步测试评估已顺利完成,并宣布了今年的首批订单计划。随后进行了空对空加油测试、“流星”和IRIS-T空空导弹的发射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2019年设定的时间表,KF-21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这个战斗机项目的总耗资约88000亿韩元(约合75.6亿美元),单架KF-21的生产成本估计为5000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F-21战斗机在外形上采用了类似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22战斗机的设计,战斗机全长16.9米,翼展11.2米,高4.7米,由2台通用电气F414-GE-400K涡扇发动机提供动力,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可携带6吨的内部燃油,作战半径10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机空重17.2吨,最大起飞重量25.6吨,全身共有10个挂点,其中6个在两侧机翼下方,另外4个在机腹半埋式弹舱中,最大有效载荷为7.7吨,目前已集成的武器包括“流星”空空导弹和IRIS-T空空导弹,此外还安装了1座20毫米M61A2自动机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