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小小的国家,它的名字叫做列支敦士登。这个国家的面积只有16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大小,人口也只有区区三万多。作为一个袖珍国家,它在世界的舞台上从未引起太多关注。然而,就在19世纪的一场战争中,它却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当时,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爆发了战争,作为奥地利的小小附庸国,列支敦士登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军队参战,以示效忠。然而,这支军队只有80人,而且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从未受过正规军训。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随奥地利军队上了战场。然而,当战争结束,列支敦士登的小队准备返回祖国时,队伍的人数竟然变成了81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80人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多出一人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轶闻,去一探究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列支敦士登的身世渊源

列支敦士登这个国家名虽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北邻德国,南接瑞士,东靠奥地利,西濒法国。尽管国土面积只有160余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大小,但它曾是古罗马帝国辽阔版图中罗马蒂亚行省的一部分。

公元前15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在此设立了一个行省,管辖周边广阔地区。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这片土地也几经辗转,时而并入其它国家版图,时而独立自主。直到17世纪末,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将这片领地赐予了一位出身维也纳贵族的子爵,成为其所有领地。

1719年,查理六世又将子爵的两处庄园合并,授予其"列支敦士登"的头衔和统治权,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辖下的一个侯国。从此,列支敦士登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逐渐形成,开启了它独特的发展历程。虽然作为一个小国,它的领土始终曲折多变,但总能保有独立自主的统治权。

进入19世纪,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列支敦士登加入了由38个邦国和自由城邦组成的德意志联邦。不过由于人口和国力实在太过微小,它只是一个附属于奥地利的小小附庸国。虽然拥有名义上的领土主权,但在实际统治权上,却受制于奥地利的影子。

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区区三万多人,面积仅160余平方公里的袖珍国家,列支敦士登的存在显得十分渺小。它的经济发展相当落后,全靠把国家"租"给有钱人充当一天"国王"谋生。许多游客只是出于一时兴趣,来这里体验一下做国王的乐趣。

普奥战争的爆发和列支敦士登的无奈抉择

19世纪中叶,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日耳曼主导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两国都希望在德意志联邦中扮演主导角色,争夺霸主地位。1866年,这股矛盾终于演变成一场针锋相对的战争。

当时,作为奥地利的附庸国,列支敦士登别无选择,只能被卷入这场战争的漩涡中。尽管它是个几乎没有军事力量可言的小国,但在奥地利的压力下,还是被迫表态支持奥地利一方。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列支敦士登不得不组建一支"军队"参战。然而,这支所谓的"军队"人数只有区区80人,而且全部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从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

在当时的欧洲,农民被征召参军绝非罕见,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只是扮演后勤保障的角色。可是列支敦士登这个国家实在太过微小,居然要让这80名门道都不知几斗几的农民组成一支"正规军"上阵作战。

1866年6月中旬,随着战事的拉开序幕,列支敦士登的这80名"军人"开始了他们几乎可以说是痴人说梦的"军旅生涯"。他们被编入奥地利军队,跟随大军向普鲁士国境线挺进。

在整个行军路程中,他们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群不知所措、不堪重负的"大老粗"。他们穿着笨重的陈旧军服,拎着生锈的步枪,行军的时候总是落在最后,疲惫不堪。即使在休息时也是懒散无能的模样,靠在树干上东倒西歪,简直就像是在参加一次远足郊游。

不过,他们的这种懒散态度倒也难怪。毕竟,在豪华马车中乘坐十分舒适的将军们,谁会把这群农民当真呢?哪怕他们临阵脱逃、逃之夭夭,恐怕也无人会去追究责任。

终于,在6月底,奥地利军队打到了萨多瓦的战场。而这支"列支敦士登军"竟然也跟到了前线,令所有人啼笑皆非。不过,他们很快就成了笑柄中的笑柄。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这群农夫战士丝毫不知所措,手足无措到了极点,个个躲躲闪闪,只想活命。

列支敦士登"军队"的荒谬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列支敦士登的80名"军人"成功跟随奥地利大军来到了战场,但他们在整个战役中的表现却令人啼笑皆非。作为一支由农民临时组建的所谓"正规军",他们对于军事战斗一窍不通,所作所为无不荒谬可笑。

首先,他们在行军路上的懒散状态就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奥地利将士们见多识广,对于这些从未接受过军训的"士兵"根本没有什么期待,但他们的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每当停下来歇息的时候,这80人就像是来野餐的,个个东倒西歪地靠在树干上打盹,把生了锈的步枪随手一扔,毫无纪律可言。即便在行军途中,他们也总是落在队伍的最后,磕磕绊绊跟不上队伍的步伐,被其他军士潦潦而行。

而当到达战场,见到枪林弹雨,这80名"军人"的荒谬表现就更加令人捧腹了。相比起奥地利军人临危不乱的英勇作战,列支敦士登的这些农民无不手足无措,慌作一团。

有人拼命往地里一缩,企图用小小的沟渠掩护自己。更有甚者干脆四脚朝天摔倒在地,装死不动了。而那些不怕死的倒是抱着步枪乱射一通,枪口对准何方自己也搞不清楚。

整个战场就像是一出活脱脱的滑稽剧,令人啼笑皆非。尽管生命危在旦夕,但这些货真价实的"军人"却只想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谁也不想真刀真枪地厮杀。

奥地利军官们见状,也只能对这群"军人"愤怒地摇摇头,对于让他们上阵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毕竟,这80个人不过是农民出身,平日里最熟悉的也就是锄头铲子,哪里懂什么军事战斗?即便他们想要效命,但凭着这些东躲西藏、胆小如鼠的表现,只会成为战场上的絮叨。

不过,正是由于列支敦士登的这支"军队"太过荒谬可笑,反而让他们免受了战场上的杀戮。双方将士见状,纷纷对着这些"滑稽剧"的主角们侃侃而笑,谁也没把他们当回事。于是在枪林弹雨中东躲西藏的他们,竟然全部生还了下来。

神秘的"第81人"出现

普奥战争结束后,列支敦士登这80名"勇士"准备收拾行装,踌躇满志地返回家乡。然而就在清点人数的时候,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怪事发生了——居然多出一人,队伍里总共有81个人!

起初,这支临时部队的指挥官还以为是自己数错了,但无论如何重新核对,结果都是81人,比出征时多出一个。这着实让人匪夷所思,因为战役期间根本没有新人加入,编制也没有任何变动。

面对这一离奇现象,列支敦士登的将领们一时间闹了个手忙脚乱。作为一支参战部队,人员的增减变动理应有明确的记录,但他们就是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这令人费解的"出入情况"令所有人捉摸不透。

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支部队中,竟然没有人承认自己就是这个"多余的人"。当清点人数的时候,这81个人都被一一点过了名,整整齐齐地列在队伍里,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多出来的。

显然,如果真的有人偷偷溜了进来,那他一定会惴惴不安,做贼心虚。但这81个人个个神情自若,好像每个人都是这支部队原有的士兵一般。

某个军士开玩笑说,会不会是某个战死的普鲁士士兵投胎转世,投生到了我们部队里呢?话音未落便引来一阵哄堂大笑。但很快笑声就止住了,因为所有人仔细打量,都发现这81个人的面孔个个熟悉,绝无半点陌生人的踪影。

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多余"出来的那一个。这80名农民战士和他们的几名随队军官们,一致表示自己完全没有印象哪里冒出了一个人,实在是个迷。

很快,这个神秘的"第81人"的存在就传遍了整个军营。一时间小小的列支敦士登"军队"就成为了全军的笑柄,被人们或讥笑或遐想,说法百出令人啼笑皆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在一番扯皮之后,一个奥地利军士终于道出了答案的线索。原来,在战斗的途中,这支小队曾几次迷失方向,离开了奥地利主力军队的队伍。而在一次迷路的时候,有一名迷路的奥地利士兵被他们无意中捡回来,就这样成了列支敦士登"军队"的一员。

奥地利士兵的意外加入

对于这个让人费解的"第81人"的来历,终于有了一个解释。原来,在战役途中,列支敦士登这支小队曾几次和主力部队走失方向,独自在野外迷了路。

就在其中一次迷路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名同样迷路的奥地利士兵。由于认出了这名士兵同属奥方阵营,他们便让他加入了自己的队伍,与他们一同行动。

那名奥地利士兵的姓名叫约翰,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生长在维也纳郊区。他从小就立志要为皇家陆军效力,去一展男儿本色。当得知即将有一场同普鲁士的决战时,年轻气盛的他简直是跃跃欲试。

然而,约翰从未料到,自己竟会在这场战役中弄丢了方向,与大部队失去联系。他孤身一人在野外漫无目的地游荡,一开始还抱有很快能重新会合的期望,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希望就渐渐渺茫了。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遇到了列支敦士登这支迷路的小分队。一开始,他对这群人是怀有戒心的。毕竟,他从未听说过列支敦士登这个国家,生怕遇到了什么敌军。

但很快,看到他们行头笨拙,装备陈旧,约翰就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他向他们解释了自己的身份和遭遇,请求让他暂时加入队伍,一同寻找返回大本营的道路。

面对这个落魄的年轻士兵,列支敦士登人也是怀着好奇和同情的心理。于是,在队长的首肯下,约翰就这样加入了这支"军队",成为了第81名队员。

一路上,约翰都十分配合这支队伍的行动,尽管心里对他们的荒唐表现颇有微词。不过他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随队前进,寄希望于最终能遇到奥地利军队的大本营。

直到战役结束,这支队伍准备返回家园时,约翰作为"第81人"的身份才被发现。起初所有人都很疑惑,而约翰也连忙解释了自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