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有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分别是晋人的风度、唐人的严谨与宋人的意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而这三种风尚的集大成者,分别是王羲之、颜真卿和米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世书家学这三位的,几乎占据书坛的半壁江山,而与 王、颜相比,米芾被学界认为是书法入门的“捷径”。原因有两个:其一,米芾五体皆能且深谙古法,几乎对晋唐所有名家都有细致研究,他在融合这些人的笔法时,真正取其精华。所以我们临摹他的字,更容易“登堂入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王羲之、颜真卿的字变化丰富,对于初学者难度太大,而且容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这一点学习“颜楷”的朋友深有体会。米芾虽是北宋尚意书风的代表,但在书写时也非常注重严谨,因此他的字既有法度,又有个性,这也为我们临摹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这两个原因,苏轼会称赞他:“(米芾)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繇)、王(羲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传世真迹较多,也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他的《蜀素帖》被誉为“第一美帖”,《研山铭》被称为“第一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的所有书法中,只有一件被官方评价为“空前绝后”,那就是《舞鹤赋》。此作写于他56岁时,完成不久就去世了。由于是奉敕所写,有网友称此作是米芾写给徽宗的“遗书”,倾尽毕生心力的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鹤赋》全卷共98行、447个字,字径足有6厘米,纵横开合、老辣豪放。此作曾进入元代内府,忽必烈看后极为惊叹,把它当做传家宝,赵孟頫称赞此作“空前绝后”。书法家柯九思还将这四个字写在了此卷卷首,并亲自审定为米芾真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作回锋而起,落笔后衄挫、调锋、按压、蓄力等小动作非常丰富,行笔以中锋为主,笔画一波三折,不论是起笔、收笔还是中截部分,都极具变化。比如横画,首尾顿挫分明,锋芒时藏时露,中间部分或重或轻,无丝毫雷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鹤赋》用笔方圆兼备,结字奇宕多姿,字与字呼应揖让,笔势连绵不绝,八面出锋、风樯阵马在此卷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重心摇摆腾挪而不失稳健,字迹大小错落,用墨自然挥洒,浓淡、飞白交替出现。随笔挑出一个字都蕴含着无数可学之处,真是独步书坛9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我们将米芾《舞鹤赋》全卷进行了超高清12色微喷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我们独家推出一款经折装,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