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艳阳直射的田埂上,苏某阳签下了自愿放弃承包地上的种植物的申请书,苏某某向执行干警递交结案申请书。在一片欢颜笑语中,双方握手言和。至此,一起纠纷得以化解,一个心结得以打开,一份亲情得以重筑。

因地“反目” 堂兄妹积怨多年

1999年,苏某年(申请人苏某某之父)户承包了肥西县上派镇某村3亩6分7里土地。后苏某年去世,妻子唐某某长期生病,女儿苏某某尚未成年,均无耕种能力,家庭承包地实由苏某年哥哥苏某春代为耕种,之后苏某春又将部分土地转交其子苏某阳继续耕种。2019年,唐某某、苏某某就上述土地等向苏某春、苏某阳主张归还,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经肥西法院调解,双方确定3亩6分7里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归唐某某和苏某某所有,苏某阳承诺土地按照原地块、面积和位置归还唐某某和苏某某。但法律文书生效后,苏某阳并未按调解书确定义务全部履行,唐某某和苏某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柔性执行”呵护亲情“情法并用”打开心结

“因为这个案件,我已经跟家里很多亲戚闹僵了,很少回来了……”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申请人苏某某向执行干警坦言。考虑到双方当事人亲情关系,强制执行不仅不能实质性化解矛盾,还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为有效消除双方抵触情绪,执行干警首先将双方约至执行局展开调解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让双方放平心态、换位思考,共同朝着化解矛盾的方向努力。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苏某阳态度有所松动,表示其愿意配合将承包的土地返还给申请人,但承包的土地上还有部分苗木未移走,移走尚需时间。申请人表示如果苗木较少的话可以给予被执行人适当补偿,并约定翌日前往现场处理土地归还事宜。

次日清晨,双方当事人按照约定时间到达现场。执行干警在田埂上与被执行人苏某阳拉起了家常,当听说苏某阳近期计划要去四川就业,因其被限制高消费,无法购买机票时,执行干警表示今天调解结案后就可为其申请解除限高名单,确保其能够及时前往四川工作。在打消其顾虑后,苏某阳再次表示今天将积极配合履行义务。

然而,现场查看时,苗圃地已经是杂草丛生,看不清存有多少苗圃,也无法估算苗圃具体价值,这让案件执行又陷入了僵局。为打破僵局,承办人跟苏某阳、苏某某聊起了村里面的苗木种植行业以及两家人过往。在聊完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后,双方认识到亲情的无价,苏某某对苏某阳表示了谅解,苏某阳表示自愿放弃上面种植的苗木。

田埂上的情,是几十年血浓于水的亲情;田埂上的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公正司法。肥西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如我在执”理念,在执行工作兼顾情理与法理,讲策略、谋技巧,彰显执行力度,体现人文关怀和执行温度,力争实质上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姜超

供稿:肥西县人民法院

排版编辑:夏晨曦 汤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