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日晚上,南京栖霞区一高楼,突然掉下陶瓷水杯、行李箱、奶茶等,轻的重的,像下雨一样纷纷从天而降,物品落地时砸出哐当巨响,甚至还砸落在2辆汽车上,把车都砸坏了。

巨大的动静引起周围邻居的警觉,他们迅速报警,民警赶到现场,找到了始作俑者。

高空抛物的,是住7楼的王某,她独自带着十四五岁的女儿生活,

正值女儿叛逆期,母女俩水火不容,经常爆发争吵。

事发这天,女儿很晚都没有回家,母女之间发生了激烈争吵,

王某情绪失控,把女儿的东西一股脑儿往楼下扔。

愤怒是发泄了,但事情闹大了。

经过定损,王某造成的车辆损失达到2万,

构成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

尽管她认错态度良好,积极赔偿,但仍要面临9个月的拘役,缓刑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单亲妈妈从7楼狂扔女儿物品获刑#冲上热搜。

在评论区,很多人共情她:

“这妈妈一人带她已很辛苦,
十四五岁的女孩夜不归宿能不炸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亲妈妈本来就很辛苦,
这个女孩真是不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永远不知道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里话外,都认为妈妈是被孩子逼成这样的。

说实话,我能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很晚没回家的愤怒,但我完全无法共情她的做法。

首先她获刑的原因,不是扔了女儿的物品,

而是损坏了他人的财物。

再如何愤怒,那是家事,但殃及了其他人,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幸好还只是损坏车辆,要是砸中了楼下的人,别人岂不是无妄之灾?

前面有太多被高空抛物砸死的案例了。

其次,如果狂怒有用,母女之间就不会一次次爆发争吵。

暴力和争吵只会激化矛盾,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也没有。

所以不管是这位妈妈的行为,还是处理方式,都不是那么正确。

她被处罚,并没有那么冤。

正如有句话所说: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处理家庭事务的方式并不是“讲理”,而是看谁的情绪强势,

然后压制住另一个人,这样家庭关系就陷入一种斗争状态,矛盾冲突就是常态。”

2、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视频,一对母子乘坐北京地铁,孩子也就7、8岁的样子,

不知道什么事惹了妈妈,这个妈妈狠狠地揪住孩子的脸,把他的口罩都扯了下来。

孩子默默地戴好口罩。

这个妈妈又用手打掉了孩子的帽子,孩子吓得不敢戴帽子了。

但这样并没有让妈妈解气,她直接上手要打孩子,孩子下意识用手去挡住妈妈的攻击。

这下,妈妈的情绪彻底被点燃,她直接撕扯下孩子的书包,命令他在熙熙攘攘的车厢里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庭广众之下,看着暴怒的妈妈,孩子不敢有半点违抗,老老实实跪下。

周围的乘客实在看不下去,劝妈妈好好说,这名妈妈底气十足地说:

“我说我的孩子,
我想让他干嘛他就得干嘛!”。

意思是孩子是她的私有物,她想干嘛就干嘛,外人不要多管闲事。

这一幕,看得很多人心里堵得慌。

看孩子的反应,并不像是第一次被打。

当众都能如此羞辱,可见在家并不好过。

为人父母,如果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法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用践踏孩子尊严、人格的方式让他们屈服,那么,不生也是一种仁慈。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真的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3、

时常看到这样的新闻:长春妈妈当众斥责女儿,怒扇几个耳光,最后竟扒下女儿的衣服,让她赤身裸体遭人围观。

长沙一孩子餐厅内不小心摔倒,冰激淋弄脏了衣服,妈妈情绪失控,殴打甚至用椅子砸向女儿。

浙江男子带女儿打疫苗,因女儿哭闹不止,用脚猛踢女儿,并拎起来狠狠摔到地上。

类似的视频,网上比比皆是。

有人说,没当家长不知道孩子能有多气人,这完全就是为自己失控找的借口!

没当过家长,总当过孩子吧?

父母情绪如暴风骤雨袭来时,有哪个孩子不会感到恐惧?

演员陶虹在节目中分享过一件事情。

一次出门前,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

陶虹第一反应就是愤怒地指责:

“你怎么回事?”

女儿因为她的吼叫当场呆住,不敢说话,不敢哭,只是满眼惊恐地看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瞬,她觉得自己做错了。

在第二次女儿不小心打翻牛奶时,她上前抱住了无助的女儿,并轻声安慰,这时女儿才敢放声大哭。

她说,不应该让女儿记忆中留下:“妈妈不允许我犯错”的印象。

不容许孩子犯错的家长,只会养出一个唯唯诺诺,不敢探索的孩子。

失控的情绪就像一把杀人无形的刀,让父母沦为奴隶,让孩子沦为牺牲品。

而依赖着父母情绪生存的孩子,对此毫无招架能力,只能默默承受。

心理学专家杰尔·莱特说: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最容易养出两类孩子:

一是形成讨好人格,失去自我,

终其一生都在别人的眼色中,小心翼翼地生活。

二是脾气暴躁,形成反社会人格,

不是摧毁自己,就是摧毁别人的人生。”

在话题#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里,有人说,自己永远在讨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自己害怕犯错,害怕冲突,害怕被责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永远在忽视自己的感受,取悦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三分的脾气,却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在情绪化父母手中长大的孩子,永远都要为父母的坏情绪负责。

甚至有人因为情绪化的父母,造成了一生的伤害,后来也成了和父母一样的人。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说的就是这样道理。

4、

有一对情绪稳定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之前看过一则视频,一个小女孩不小心将小提琴摔烂了,

妈妈温柔地抱住女儿低声安慰:“没事,遇到问题咱们想办法解决。”

爸爸在一旁尝试修复。

小女孩很自责地说:

“如果修不好怎么办?”

妈妈回答:“修不好就只能换啦,

你还有多少私房钱?”

小女孩不假思索说道:“两三千。”

旁边的弟弟说:“我赞助20”。

爷爷更是大气表示:“我赞助2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女孩开心地笑了,而后,爸爸修好了小提琴,一家人一起喝了奶茶庆祝。

这个视频感动了无数人。

底下留言:

“原来摔坏东西是可以不被骂的。”

“学古筝断了一根弦,4块钱,

我妈打了我一小时,让我跪了一小时。”

而更多人则表示,只有这样的家庭氛围,才适合养孩子。

这个视频,让无数人看到,情绪稳定的父母到底有多棒。

孩子犯了错,跳过指责和怒骂,

一样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父母是孩子一生之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意思是侍奉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最难。

其实,教育孩子也一样。

不情绪失控乱发脾气,是最难的。

但我们依然要尽力去做。

首先,不做情绪的奴隶,剥离情绪去处理日常琐事。

很多时候情绪失控,是因为过于发散的联想,让你的情绪陷入死胡同,其实只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所有的想法专业于当下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及时沟通,敢于认错。

父母也是人,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会犯错。

道歉不丢人,明知是错而不悔改才丢人。

著名诗人闻一多有一次动手打了女儿,刚好被儿子看到。

儿子直接批评父亲:

“你天天讲民主,怎么在家却打孩子?
我对你的做法很不赞同!”

闻一多沉思了很久,站起身向孩子们深深鞠了个躬,并诚恳地道歉。

后来,儿子在回忆他时这样说:

“他服从真理,追求真理,
在真理面前敢于承认错误,
甚至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不因自己的身份而矜持,不因犯错而强行遮掩,这样的父母,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尊重。

正如蒙台梭利说过: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着他的一生,也决定着他的一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回家前,把情绪关在门外。

看过一个小故事,一名水管工在某天十分不顺:

车子故障,电钻坏了,连家也回不成。

善良的雇主把他送回了家。

到家门口时,一脸疲惫的水管工没有马上进家门,而是在门前的树下坐了一会儿,

处理好坏情绪之后,然后再打开家门,笑着拥抱妻儿。

他说:我要把坏情绪关在门外,不能把它传递给家人。

品牌管理大师卢永峰说过:

“家,是爱和温暖的安乐窝,不是压力与情绪的垃圾桶。
脚底的灰尘应该留在家门外,心里的灰尘也是。”

进门之前,请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别让那些情绪垃圾,堆满整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