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田又忙又累,收益还不高,大家都选择出去务工,但自从镇里开始实行‘小田变大田’土地流转,陆续有村民回到家乡承包农田,开始当起了种粮大户。”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农技站站长黄国梁指着连成片的稻田,兴奋地谈起各村实行“小田变大田”前后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成片的稻田。陈赵元摄

近年来,昭潭镇将推广“小田变大田”土地流转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经过平整土地、修建灌排水设施、新建机耕道等措施,推进田块由零散到聚合,合并改造出集中连片的“高产田”,使农田更加适合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为提高田间管理效率,昭潭镇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大力推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由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优质化、高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助农。黄国梁摄

“我们公司配备有标准化育秧大棚100余亩,大型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类耕收农业机械30余台,从育秧到栽插、施肥、收割等各个环节,我们都能够提供全程托管服务。”茁禾农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叶中亮表示。据悉,目前该公司服务范围已经延伸至泥溪、龙泉、青山等多个南部乡镇。

粮足则民安。作为全省农业大县,近年来,东至县着力“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通过推行“小田”变“大田”等方法,建设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基地45.5万亩,集中连片省级智慧田5000亩、粮油高产示范片2.7万亩,辐射带动全县粮油单产、质量同步增长。此外,该县还积极创建东至县部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区域化、专业化、“一站式”、“保姆式”方向发展,力争今年农机专业化托管服务面积达到40余万亩。(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