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白宏太 日前,新时代羊城“师·说”第八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活动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聚焦“探寻‘爱与协同’的教育智慧”。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担任协同引航人,与粤港澳名师、名校长、教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实践、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技术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但是,这些新的技术要普及,要让每个社会成员都适应,就需要靠教育,靠我们的学校。”作为本场“师·说”活动的协同引航人,李希贵校长用这样一段开场白引出分享主题“今天我们如何做教育”,与线上线下的教师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希贵认为,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学校教育的目标需要调整。不仅要培养能够操作这些先进技术的学生,更要培养出能够指挥、管理和领导这些技术的人才。这要求大家对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进行迭代和更新,确保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

在圆桌论坛环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王清平,围绕“教育协同的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屈哨兵指出,高校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中应当提供学术资源、检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成效,并参与基础教育实践,顾海文谈到国际化人才教育应从中小学阶段开始,与大学、社会形成协同。王清平强调,家校社协同育人需建立科学的育人机制,培养家长的教育观念,并聚焦中小学生的成长困惑。

活动最后,主持人请出数字人“师师”进行分享,广州老师和来自五个不同地市的师生们协同合作打造的云端课堂。以此为起点,“师·说”活动将携手开启“AI牵粤黔闽·同上一堂课”教育帮扶系列活动,让爱与协同的精神在更大时空下绵延与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新时代羊城“师·说”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承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图片: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