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关心过自己的血脂么?

你是否觉得只要自己年轻、不超重

就不用担心血脂问题?

其实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近期调查显示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

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

每10个成年人中

就有4人存在血脂异常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血脂异常

这个隐蔽的“温柔杀手”悄悄盯上

本期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全科医学科医学干事干佳琦

关于血脂异常

临床上常规血脂检查包括四个项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

根据空腹静脉血清检测指标将血脂异常分为4种:

第一种是总胆固醇≥5.2mmol/L的高胆固醇血症;

第二种是甘油三酯≥1.7mmol/L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第三种是低密度脂蛋白≥3.4mmol/L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第四种是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mmol/L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在临床诊断中,我们常以高脂血症来描述血脂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脂异常,对身体有何影响?

研究表明,血脂在体内大量堆积,形成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患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高脂血症还有引起游走性关节炎,及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脂异常,有何症状?

一般来说,血脂异常没有特殊的表现,但在青少年血脂异常者中,可能在眼睑周围出现黄色瘤,即于人脸眼睑周围处出现扁平丘疹,橘黄色的米粒大小、椭圆形、边界清晰,又或出现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等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脂异常,需要多久检测一次?

血脂筛查的频率建议:

20—40岁成年人应至少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

4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进行1次血脂检测。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采血前至少2周内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24 小时内不进行剧烈身体活动,禁食8—12小时,检查前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脂血症患者的合理膳食

高脂血症患者最重要的是调整饮食结构,既要减少甜食、奶油、加工食品等会增加血脂的食品摄入,又要保证饮食均衡。

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尽量少食油煎食物,以减少患者体内食用油的摄入。若必须使用,尽量选择植物油,不要食用动物油。每日烹调油应不超过25克。

主食需要合理搭配粗粮,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尽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

保证每周食用鱼类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克。食用鸡蛋以水煮为宜,像花生、肥肉、动物内脏或各种动物脑等尽量不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在饮食的选择上,可以加大对海带、香菇、木耳、洋葱等食物的摄入,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同时,需要控糖限酒,成人每日饮酒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脂血症患者的体育锻炼

高血脂患者参与的运动要以有节奏、可重复性的轻中等运动项目为宜。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比如: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

运动持续时间要合理,如达到个体最大心率的79%—85%后,可持续维持运动20—30分钟

高脂血症人群,除部分不宜进行运动的人群外,无论是否肥胖,建议每周5—7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每天锻炼至少消耗200卡路里

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多运动,并且要持之以恒,这样有利于患者体内脂肪的消耗,更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健康。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内,BMI保持在18.5—24。减重的速度通常以每周0.5—1.0千克为宜。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有助于血脂的稳定和心血管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脂异常必须要吃药吗?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服用降脂药物。

首次服用降脂药物者,应在用药4—6周内复查血脂、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降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有更佳的临床获益。如血脂参数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3—6个月复查1次。医生会根据个体降脂疗效和耐受情况制定用药方案。由于服药后血脂数值变正常了,而胆固醇、甘油三酯不断地代谢生成,没有药物控制完全可能会再升高。因此,在将血脂控制在目标值后,患者还要继续长时间用药,动态调整,但绝对不能私自停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样的血脂水平才算达标?

临床上推荐低密度脂蛋白是判断降脂治疗有效的主要指标,由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后确定其目标值,不要认为血脂报告上的数据没有箭头就是正常,还要结合身体其他状况由医生判断血脂是否达标

心血管疾病低风险人群LDL-C应小于3.4mmol/L,中、高危患者则要控制在2.6mmol/L,极高危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超高危控制在1.4mmol/L以下

血脂异常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监测治疗效果,也是管理血脂异常的重要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汪婷婷

编辑: 王宸伊(实习)

初审:叶梅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