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

“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目前常规筛查幽门螺旋杆菌的方式是无创的,且费用不高,建议有条件者以家庭为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将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列入年度体检的备选列表中。”

6月4日,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郅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在给患者做胃镜检查。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官微图

据央视新闻,该白皮书指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相关的致病菌,具有传染性。幽门螺杆菌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感染率有较大差异,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而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新发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筛查的人数较此前有明显增加,但仍然认知不足。“在门诊中,经常会被患者问自己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了,爱人、孩子是否要吃药、检测?筛查之后,要以家庭为单位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理念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郅敏说。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家庭内的‘口-口’传播,不同的人群由于其生活习惯差异、遗传背景、免疫功能不同等都会导致感染率的差距。”郅敏介绍,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最常用的筛查方式为尿素呼气试验,口服一定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后,通过测定其呼出气体中同位素13C或14C标记的CO2变化情况,即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筛查方法包括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测等。

是否有必要将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纳入每年的体检项目?郅敏指出,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和耐药率高的特征。对于存在危险因素人群,如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60岁以下患者存在未经评估的消化不良症状的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奥美拉唑等药物的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人群,每年1次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郅敏提醒,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餐饮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增强健康理念,定期体检。

饮食上宜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饮食生活的无节制没规律,让外邪入侵体内,阴阳失去平衡,胆汁减少, 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出现大便无规律,及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胃不和寝难 安,根在胆

发现了存在问题后,就要对症处理,大道至简,农村就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到苏北乡下挖点紫花苦菜,去除部分枯叶子,晒干后再拿出来煮水,煮好后趁热加红糖,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饮食清淡些,特别有那些油炸的辛辣的不要碰,晚上尽量早点休息为好。还有一点要提示的就是早饭是要吃的,便于促进胆汁排出,保证胆囊的正常工作。

“对于一些特定人群要加强筛查。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增加健康体检的频率,加强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筛查防治。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也要及时检测。”郅敏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