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情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小王出生在安徽北部一个叫做王家庄的小村子。说是村子,其实不过几十户人家,散落在一片平缓的丘陵地带。小王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一年到头,除了小麦和玉米,就剩下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双手。

小王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他寄予了全部的希望。为了供他读书,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劳作,恨不得把一块地掰成两块种。懂事的小王也从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学习就格外刻苦。破旧的课本被他翻得毛边卷起,昏暗的煤油灯下,总映着他专注的身影。

在村小学和镇中学,小王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老师喜欢他勤奋好学,同学们羡慕他成绩优异。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小王高中入学那天。

那年夏天,小王以全县前十的成绩考入了县城最好的高中。这是他第一次走出闭塞的农村,第一次踏上县城的柏油马路。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鳞次栉比的高楼,小王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他终于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忐忑的是他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入学第一天,当小王背着母亲缝制的粗布书包走进教室时,立刻就感受到一股异样的目光。

“哎呦,这是什么年代的书包啊,也太土了吧!”一个穿着时尚的女生捂着嘴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你看他的衣服,像是上个世纪的款式!”另一个男生附和道,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小王涨红了脸,低着头默默地走到教室最后一排,找了个空位坐下。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和人之间,除了成绩,还有这么多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王逐渐了解到,班上的同学大多来自县城或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只有少数像他一样来自偏远农村。城里的孩子穿着光鲜亮丽,手机电脑是标配,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而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可怜的两百块,除了吃饭,几乎没有多余的花销。

巨大的落差让小王感到自卑和迷茫。他开始羡慕那些衣着光鲜、出手阔绰的同学,开始渴望拥有他们一样的物质生活。他不再满足于穿母亲缝制的衣服,不再愿意背那个被人嘲笑的书包。他想要融入这个新环境,想要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为了省钱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小王连续吃了两个月的馒头咸菜;为了买一部二手手机,他放弃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无法追赶上那些家境优越的同学。

2011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4,这款划时代的智能手机迅速风靡全球,也席卷了小王所在的县城高中。

几乎一夜之间,班上的同学们几乎人手一部iPhone 4。他们拿着手机,炫耀着各种新奇的功能,分享着最新的游戏和应用,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小王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他做梦都想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iPhone 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对于经济拮据的小王来说,一部iPhone 4无异于天文数字。他尝试着向父母开口,以缴纳资料费、购买学习资料为由,要了几次钱。但父母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他的生活费,哪有多余的钱给他买手机?

看着同学们拿着iPhone 4谈笑风生,而自己只能默默地在一旁羡慕,小王心中的落差感与日俱增。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世界抛弃的局外人,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一个周末的晚上,小王在网吧上网,百无聊赖地浏览着网页。突然,一个弹窗广告跳了出来,鲜红的标题刺痛了他的眼睛:“重金求肾,三十万酬谢”。

三十万!这对于小王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他颤抖着手指,点开了广告链接。网页上,一个名叫“爱心捐助”的网站映入眼帘,网站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器官捐献的宣传语,以及捐献者获得高额回报的案例。

小王的心跳加速,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梦想的捷径。他按照网站上的联系方式,拨通了一个陌生号码。

“喂,你好,请问是爱心捐助吗?”

“是的,请问您有什么需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

“我,我想了解一下捐肾的事情。”小王的声音有些颤抖。

“好的,请问您想了解哪方面的呢?我们这边是正规机构,可以保证您的安全和隐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时间里,对方详细地向小王介绍了捐肾的流程、风险以及收益,并一再强调他们机构的正规性和安全性。

“像你这种情况,只能给你三万块。”对方最后说道。

三万块,虽然与广告上宣传的三十万相去甚远,但对于小王来说,也足够买一部iPhone 4,还能下不少钱。他咬了咬牙,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

“好,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