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贝艺 通讯员 张铭家 济南报道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槐荫区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新路径,以开放式融合、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等方式,打好非遗传承、产业融合、乡风文明“三张牌”,深挖乡村独特文化内涵和文明底蕴,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以特色产业、非遗文化等为主题的IP元素,探索出以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崭新路径。

打好“非遗传承”牌

深挖乡村文化底蕴内涵

土陶,取之泥土,淬火而生。在槐荫区腊山街道张家庄村,土陶制作底蕴深厚,三百余年前村民多以制做土陶生活器具为业,手工、轮制的盆、罐、瓮、缸等农家必备品,远销方圆二百余里,由此得名“盆子罐子张家庄”。随着时代变迁,村民回迁安置上楼,土陶技艺逐渐衰落,面临着失传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以来,张家庄村将土陶产业作为本村发展的重点推进方向,将土陶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IP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传承发展土陶技艺,建设传统乡村非遗展示体验空间,收集、展示、传承乡村历史文化。通过土陶体验室和印象展馆打造集教学、指导、研学体验为一体的土陶文化传承平台,同时开发制作土陶器皿、手工艺品,开设工艺展览、文化体验等项目,将“盆子罐子张家庄”再次叫响,让土陶文化IP在创新发展中“浴火重生”,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绣球灯舞融武术、舞蹈于一体,由古代社火中演变而来,在吴家堡街道西张村广为流传。村民世世代代用它来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吴家堡街道西张村不断擦亮“绣球灯舞”这张金字招牌,组织村两委、绣球灯舞传承人和老艺人座谈,动员村民积极参加绣球灯舞活动,并在西张小学培育筹建一支绣球灯舞队,把绣球灯舞纳入“校本课程”。每年的农民丰收节和各个传统节日,西张村绣球灯舞成了最受群众和游客欢迎的节目。作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绣球灯舞让西张村“火”了起来,更“活”了起来。

通过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槐荫区不断打造非遗文化IP新名片。“槐荫四季·乐享非遗”等传统文化展演活动接连上演,不断赋予非遗文化时代内涵,以非遗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促进乡村发展。

打好“产业融合”牌

推动农文旅协同发展

2024年,第四届大李百合文化艺术节开幕,帐篷露营、百合集市、网红打卡……一系列新潮的项目受到游客的火热追捧。这背后蕴藏的流量密码,正是玉清湖街道大李庄村的“百合文化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21年开始,依托特色百合观赏园,大李庄村形成了以百合观光和售卖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将“百合文化IP”向节庆、文创、网络、传承四方面转化。以百合花节,打造本土盛会,推出百合文创雪糕、百合胸针、百合发夹、百合酥、百合酱、百合酒等衍生产品,做大做强产业链。利用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依托中医养生文化“药食同源”理念,进一步充实丰富“百合文化IP”内涵。

同时,积极探索“文化IP+直播经济”新模式,通过抖音平台“大李村优选”直播账号,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分享百合种植经验,推荐以百合为食材的菜谱,推介特色百合园。鼓励村民担任主播,注册成为“网络达人”。大李庄村网络达人“百合大叔”的原创视频获赞量近万,浏览量达到10万+,成功探索了数字经济新业态。

在槐荫,网红打卡地“最美银杏林”坐落在美里湖街道西北部邱庄村。邱庄村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优势,造就了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独特优势。2017年,邱庄村率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力推广土地流转业务,引进了以高端绿色农业种植养殖观赏、采摘农业文化教育为主业的源德农业公司和黄河湾生态园养殖中心,配合村庄定位,发展农业休闲观光、绿色生态产业和农副产品种植、渔业养殖、蔬菜配送等业务,构建差异化的定位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随着“最槐荫·贺年荟”——槐荫区2024年乡村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文化IP进一步推动农文旅协同发展。活动现场,乡村文化旅游推荐官现场推介槐荫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展示推介济南和槐荫好品好物,槐荫乡村内生活动充分释放。

打好“乡风文明”牌

营造干事创业积极正能量

玉清湖街道新庞村鼓励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赚取文明积分,再用文明积分兑换物品,激励村民改变陋习、弘扬新风;在吴家堡街道,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文明实践“五为”服务、文明实践农耕研学等项目顺利开展……槐荫区的乡村,正以文明实践展望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槐荫区以创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槐荫榜样;文明信用户、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各村人民争做文明槐荫人,形成崇德向善良好氛围。

同时,槐荫区聚焦文化活动。2024年以来,槐荫区打造“黄河岸边·稻香花海”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十大文明行动”“一城大爱暖泉城”爱心集市活动等如火如荼地开展。泉城首届把子肉主题美食节、2024“槐荫新青年节·春日种书”活动、2024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弘扬英烈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槐荫区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等,也让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现在的槐荫,田园变公园,乡村变景区,村与村评、户与户比、榜样领航、崇德向善,处处迸发着蓬勃生机和活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