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某蹿起来朝悬崖边跑去,纵身跳到一个3米高的小平台。老潘来不及思索紧随其后,“扑通”一声将刘某扑倒在地。两人在不到3平方米的地方搏斗,身旁是20多米高的悬崖,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
被老潘死死压在身下的刘某面露狠色,从腰间抽出一把30厘米长的匕首,快速刺向他的脖子……
“站住,我是警察!”
前段时间的一次缉毒过程中,贵州省普安县公安局民警老潘厉声吼道。
原来,他与同事跟踪一起毒品交易,交易地点在一条乡间小道。为了伪装,他戴着草帽、拿着镰刀,顶着烈日蹲守在路边。
犯罪嫌疑人刘某和同伙察觉出情况不对,分别朝山上不同方向跑去,老潘拔腿紧追。刘某往玉米地和树丛中逃窜,老潘紧追其后。
狂追1公里后,老潘突然看不见刘某的身影也听不到任何声响。凭借多年追捕经验,老潘判断刘某应该藏匿在附近,于是他开始在四周搜索,在一处灌木丛后发现一个模糊的身影。
刘某见自己被发现了,便朝悬崖边跑去,跳到一个3米高的小平台,老潘也跟着跳了下去。两人在不到3平方米的地方搏斗,刘某将匕首快速刺向他的脖子。说时迟那时快,老潘眼疾手快紧握警棍将匕首打落在地,并将其双手反锁在地,与随后赶到的同事共同将刘某抓获。
“刘某比我壮很多,匕首刺过来时,如果我反应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但当时没有害怕,只想把他抓住。”老潘心有余悸地说,很多毒贩都是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缉毒民警面对的往往是生死对决。
老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抓捕犯罪嫌疑人不仅要有勇气和矫健的身手,争分夺秒间,还需要灵敏的思维巧妙应对。
有一次出任务,老潘乔装成买家,提着装有10万元现金的包刚进入交易房间,就被毒贩李某没收了手机。李某清点完现金,拿出毒品样品,老潘将样品放在锡纸上燃烧、泡在水中查看毒品品质。
看着老潘娴熟的验货方式,李某放下警惕拿出藏好的毒品。完成交易后,李某随即离开,老潘紧跟其后。刚出房门,老潘便向提前埋伏的同事传递信息,成功将李某抓获。
还有一次节日,正与家人团聚的老潘接到情报指令,两辆可疑车辆将于40分钟后经过晴兴高速普安县路段,他立即带队出动。
时间紧迫、任务难度大,考虑到在高速路上拦截,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会驱车冲出卡点,老潘当机立断设法将高速路断流,引导所有经过车辆改道驶出高速,最后在茶场高速出站口成功将车辆拦截查缉,现场查获7块重达3980.7克的冰毒片剂。
老潘立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做思想工作,引导其配合在晴隆服务区抓获另一辆车中的同伙。后经过线索摸排,成功打掉了这个跨越云南、贵州和湖北的贩毒网络团伙。
“老潘是大家公认的缉毒业务骨干,不抓到毒贩他不甘心,就连做梦都想着抓坏人。”这是同事对老潘的评价。
“只能通过门上的猫眼观察犯罪嫌疑人的活动,眼睛都看肿了。”一次,老潘从普安县一路跟踪贩毒嫌疑人张某到云南省昆明市。
张某入住酒店,老潘与同事就守在对面房间,通过猫眼时刻关注对方的动静,两人轮流看守,眼睛肿了用手揉一揉,困了用冷水洗脸、洗头,就这样守了整整四天四夜,终于有了进展。张某外出进行毒品交易时,老潘装作打电话用手机拍下双方递交毒品的照片。
交易结束,张某立即驱车离开,老潘与同事紧跟。“对方驾驶技术熟练,我们必须跟上,行驶速度特别快,我手都抓疼了。”
到了下一站,张某停放好车辆,背上装着毒品的包走到一条小巷子中,老潘和同事伺机冲上去,一举人赃共获。
随后老潘与其他缉毒民警提炼分析线索,经过数月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两个家族式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扣押涉案车辆8台,缴获各类毒品22.518公斤、毒资18万余元。
“我从小向往成为一名警察。”老潘笑着对记者说。
2005年9月,他如愿成为一名缉毒民警,主要负责涉毒案件侦办工作。从警近19年来,老潘参与侦破毒品案件55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1名,查处吸毒人员973人,强制隔离戒毒825人,缴获各类毒品129.3公斤、毒资300多万元。

来源:法治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