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是一个已经在国内互联网上被神化的名字,一个让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我们可能多多少少都听过一些他有关的都市怪谈,诸如双鱼玉佩、外星人劫持、罗布泊丧尸等。但在这些猎奇说法的背后,却很少有人深入探究过这桩建国以来最大的悬案之一

那么,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的这42年里,他究竟去了哪里?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之后,便一个猛子扎进了有关植物病毒学的海洋。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彭加木更是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云南、福建、陕西、新疆等多个省份。由于彭加木学问扎实,干劲儿也足,1956年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派彭加木出国,到苏联去学习有关核磁共振的技术。

但彭加木稍作考虑后,却一口拒绝了组织的这个安排,已经成为了党员的彭加木、给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长信,他说想到边疆去,因为他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趁着这次写信的机会,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家睦”改为了“加木”,准备为西北荒凉的戈壁滩添草加木,而且加跟木合起来就是一个“架”字,他甘愿把自己变成一架桥梁,将祖国的东端与边疆连接起来。

就在组织批准了彭加木的请求后不久,彭加木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他被查出了患有两种恶性肿瘤,必须要接受深度X光照射治疗,才能把命给保住。于是,彭加木在上海与新疆之间开始了不停地穿梭,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他便会立马奔赴新疆,投身到考察工作中去。

1964年3月,彭加木第一次带队进入了传说中的罗布泊,而彭加木团队也被寄予了一个厚望,那就是在罗布泊中寻找能够制造原子弹的重水。数日的奔波下,考察队虽然没找到重水,但也并非一无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彭加木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的小组讨论会

因为在彭加木跟几位科学家绕罗布泊一周,采集了大量的水样和矿物标本之后,发现当时注入罗布泊的三条内流河中,钾含量异常丰富。

这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毕竟当时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钾肥,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彭加木团队的这一发现,无疑会解决我们这个卡脖子的肥料问题。

虽然罗布泊已经被科考队确认,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但此时的彭加木已经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说他活不过三个月。但彭加木却不信这个邪,偏要跟病魔斗上一斗,结果,这一斗就是16年。

1979年11月,彭加木再次披甲上阵,在国务院的批准下,为《丝绸之路》摄制组担任科学顾问。在正式开拍之前,彭加木跟同事们一起二进罗布泊,为摄制组探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加木科考队合影

而这次特殊的经历,也彻底点燃了彭加木心中的那股熊熊燃烧的科研之火。毕竟这个时候的彭加木已经55岁,而且还患有癌症,这个倔强的中年人,想要在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前,多发掘一点罗布泊背后的奥秘。

当时有一个主流说法是,罗布泊虽然在国内,但是对它的研究却大都集中在国外。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俄国、日本、瑞典等国的探险家来到此地,并做了大量细致的考察,但中国对于罗布泊的考察,却几乎是一张白纸。

彭加木越想越兴奋,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组建一支更大更全面的罗布泊科学考察队,好将罗布泊的神秘面纱彻底撕下。

1980年5月,彭加木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新疆的马兰基地,准备在罗布泊彻底被酷夏统治之前,结束这次为期两个月的科学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队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活着穿越罗布泊,就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但彭加木还是默默地将探寻重水跟钾肥这两个科研重任,放进了心里。

在他们刚进入湖盆内部的时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巨大且没有参照物的深井,四周全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在这样极热的环境下,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就可以把一个大活人烤干。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彭加木给科考队的众人立下了一个规矩,大家必须集体行动,谁也不能在沙漠中单人、单车的乱跑。就这样,在车队艰难前进了七天之后,考察队才冒着极大的危险,从罗布泊里囫囵着走了出来。

这次穿越罗布泊的行动,本应该到这里就可以被完美地画上一个句号。但彭加木觉得,就这么回去的话,对不起国务院批下来的那两个月的考察期,毕竟批一次通行证也不容易,倒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到罗布泊东南部考察一次,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加木

但此时考察队的众人已经见识了罗布泊中的奇幻与诡谲,稍有不慎的话就会把整个科考队给搭进去。因此,除了彭加木之外,考察队中的其他人都是兴致缺缺。最终,在大家的多次讨论跟上级的批复下,众人定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去可以,但当水和油消耗到存量的一半时,我们就必须立刻返回。

为了可以补给到充足的水分,科考队根据一张前苏联时期留下来的地图,准备去寻找位于库木库都克的水井。彭加木相信,即使到不了库木库都克,那也可以再向东走,走到八一泉那儿,那也是一个水源补给站。

但科考队低估了罗布泊险恶的环境,就在大家前往库木库都克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将科考队的营地吹了个七零八碎。

那一晚,彭加木带头,跟众人一起死死地抱住被风吹得颤巍巍的帐篷杆,迎接着罗布泊中的又一个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