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蒋介石从大陆带走大批各界名人领袖。

喇嘛教活佛七世章嘉、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孔子第77世孙孔德成、教育家梅贻琦等人,或主动、或被迫来到台湾地区生活。

但国统区也存在一批坚决不向蒋介石妥协的仁人志士,他们宁死也不肯前往台湾为国民党效力,我国著名绘图学专家吴忠性就是其中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吴忠性丝毫不为之所动。

可当解放军提出想要他帮忙绘制西藏地图时,吴忠性却当仁不让、欣然前往。

那么,吴忠性为中国绘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何种贡献?

他又如何从一名少年丧父的穷苦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地图学界的“一代宗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处漂泊的求学青年

吴忠性,1912年3月26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东乡吴兴村。

吴家在当地是世代书香门第,吴忠性的曾祖父曾考取过“贡元”,祖父曾任河北县丞。

可到了吴忠性这一代,家境已十分清贫,主要原因是吴忠性父亲的英年早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年丧父的吴忠性,只能被寄养在外祖父杨国虞家中。

杨国虞是一位忠厚慈祥的老人,对待吴忠性母子十分关爱,再加上其本人是一位管账先生,家境还算优渥,吴忠性的童年才所幸生活的无忧无虑。

七八岁的时候,吴母带他回到老家合肥肥东。

和家族其他几房相比,吴忠性家人口最少、家产最薄,看在眼里的吴忠性,从这时起便立下远大志向:将来一定要光耀门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后来吴忠性在回忆录中所言:“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的家庭与受教育情况,对他的人生方向影响巨大。家庭环境艰苦一些,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坏事。但要保证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

吴忠性早早的萌发了求学意识。

在外祖父家中生活时,他在私塾里学习了《千字文》《百家姓》,十一二岁起独身一人外出求学,开始涉猎四书五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岁那年,家乡成立一所新式中学,接受了十几年旧式教育的吴忠性,又开始学习英语、数学、音乐之类的陌生课程。

求学心切的他,白天在学校随班听课,晚上还要找老师单独补习。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半年,直到这间中学因为经费短缺停办。

无奈之下,吴忠性只能跟随老师前往合肥城中,还住到了老师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年吴忠性的求学生涯不可谓不艰苦,但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硬是在短短半年内学完了初中3年的课程。

而后在伯父的介绍下,他考入安徽省第六中学。

但进校后他才发现,省立学校使用的课本全部是外国原版教材,这对于英语并不精通、基础薄弱的吴忠性来说,学习难度巨大。

他只能先利用暑假时间外出补习英语,接着再回到学校就读。

经过3年刻苦学习,吴忠性不仅顺利通过全省统考,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名列前茅。

吴忠性后来回忆起这段艰苦的求学经历,深情的表示:“那三年时间收获很大,我的基础就是这段时期打下的,后来我能去大学教书,与这三年的努力也分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毕业后该何去何从,再度成为困扰吴忠性的一次艰难选择。

考大学对于他来说负担太大,想去小学当老师又苦于没有门路。

关键时刻,还是大伯为他指点了迷津——考取公费学校、习得一技之长。

凭借扎实的高中底子,吴忠性在短短一个月内接连考取三所公费学校,分别是军工专门学校机械修理专业、军医学校药物专业、中央测量学校制图专业。

吴忠性年轻不谙世事,对三所学校均提不起兴趣,产生了和同学开办补习学校的想法。

最后还是大伯的劝告,让吴忠性步入中央测量大学的校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吴忠性选择测量学校,是看中了学校的公费衣食住行、每月的十元补贴。

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吴忠性彻底沉迷到了制图学习中。

制图这一行在当时很冷门,学生们普遍提不起兴趣。

入校时,制图班一共收了36位学生,中间陆续走了一半人,其他坚持下来的大部分人,也仅仅是图一张文凭,真正对这一行感兴趣的学生寥寥无几。

此时的吴忠性还未意识到,自他步入测量学校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