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其实是和学校相伴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因为太重要了,所以单独谈谈。

1、原则上讲,对于更多普通人,我们最好选择到东部,到大城市去读书

首先是见世面的问题。试想,我们从一个小乡村到了省会城市,到了北京上海,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判断看法都会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发展定位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非常有必要见见世面。甚至可以说,见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

第二是发展机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往往有就近原则,因此一个城市的就业前景,需求是否旺盛都是很重要的。在东部,在大城市,不仅发展机会多,而且竞争比较规范,公平公正,受人情关系干扰较少。也就是说,获得机会的过程更为公平透明,这是北方,以及一些落后地方比较欠缺的。

第三是教育质量的不同。一般来说,对同一层次的高校而言,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会高出一截。比如上海的高校,明显比其他地区的同层次高校质量要高,这是和上海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江苏、浙江、广东的高校也普遍比中西部同层次高校质量要高,也是这个原因。这些年,双非高校质量提高最快的,也几乎都在这些地区。而质量下降比较明显的著名高校,也是在北方和落后地区。

2、不同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不同的城市选择策略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原则意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发展定位,做出自己恰当的选择,并非所有孩子都应该、需要去发达地区。一些大城市的孩子,恰恰可能需要走出去,去历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从小在北京长大,我又对他有较高的发展期望,那么对于他来说,第一位就不再是见世面,而是离开北京历练了。如果他的分数可以上兰州大学或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到了东部只能上个普通211,或者更差的学校,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西部著名大学读书。

不仅仅因为这些学校本来就非常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至少先解决了一个门槛问题。更因为他需要到西部去历练、淬炼,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如果我有的是一个女儿,我只希望她有一个安稳的人生,当一个贤妻良母,那么我可能会选择送她去长三角读一个普通学校,更希望在见世面的同时,让当地吴越文化熏陶一下。但如果我对女儿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伟大成就的人,那我可能会坚定送她去西部著名大学读书,道理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如果我的孩子来自西部的小山村小县城,我可能优先考虑送孩子去大城市,去东部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地读书,目的是给他开阔眼界,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深圳。

但是,如果我给孩子定位的是走体制内,我可能会坚定地在西部选一所985、211,首先解决进入体制内的身份门槛问题,比如选调生资格。

上面都是站在小老百姓角度谈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考虑,核心在于你想要什么。从这个角度,我更欣赏和支持那些胸怀大我,积极参与到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一样能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3、具体的城市选择策略建议

在具体的城市选择上,北京、上海毫无疑问是第一层次的,东部、南部省会以及厦门、青岛、苏州、宁波等都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

有一些大区中心城市也值得特别考虑,如华中的武汉,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庆等。这些大区中心城市因为历史原因,高校云集,也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镇,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收益。

除了这些城市,有一个城市我特别推荐,这就是深圳

从大学角度看,深圳目前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但深圳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2017年,深圳地方财政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超过了北京、上海的总和。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强大投入下,深圳高校在快速崛起,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荐深圳,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未来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更大。腾讯、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在深圳密集崛起是有原因的,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原因,更有活力、更包容,99%的深圳人都是外地人。这种包容文化将会给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更大发展机会。

2018年起,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超越校本部,核心的原因就是区位因素,并非教育质量的高低,而是深圳市完胜黑龙江,东三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