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是一派繁荣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辞藻华丽、荡气回肠,读起来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一位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电视剧作品都对她有诸多的记载和讨论,她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功绩自是不必说,但围绕这位千古女帝的谜团也很多,比如说,她的第一个女儿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是为王皇后所害,还是她自己掐死的?关于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一个定论。根据不同的史料记载,也有不同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外乎两种说法,一是王皇后嫉妒武则天因而杀害了公主;二是武则天为了争夺皇后之位,自己掐死了公主而后嫁祸给王皇后。武则天在十四岁时因貌美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唐太宗驾崩后,入庵为尼,后又还俗,侍奉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

一、相关人物简介

关于武则天的美貌古籍中有如下记载:《旧唐书》中写道: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听闻她美丽非常,召她入宫,册封为才人。后唐太宗赐其名为“武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唐太宗驾崩,武则天在做了尼姑后又能入宫侍奉也不足为奇,通过这一点,也可以对武则天的手段有所反映。毕竟,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女侍二夫”可是非常有悖伦理的。

王皇后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据史料记载,王皇后出身显赫,是北周重臣王思政的后代,长相俊美,性格和颜,贞观二十四年被册立为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皇后一生最大的缺憾就是无子嗣,因嫉妒萧淑妃有子且备受恩宠,遂前往感业寺将当时已出家为尼的武则天接回宫中,以求能分去唐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

可后面发生的事,可谓是让王皇后追悔莫及。武则天颇有心计,回宫后卑躬屈膝、低声下气,赢得了王皇后的喜爱与信任,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对武则天大加赞赏,武则天也不负所望的获得了唐高宗的宠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事情的后续却未能如王皇后所愿......当武则天生下第一个女儿时,王皇后的皇后之位也到了尽头。关于武则天第一个女儿到底为谁所害的问题我们可从史书古籍中得到一些蛛丝马迹。

二、唐会要的记载

根据《唐会要》卷三“天后武氏”条下的记载,武则天的女儿是“暴卒”,即突然死亡,武则天告诉唐高宗是王皇后杀了公主。唐高宗因此便萌生了废黜王皇后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简短的记载中不难发现:对于公主之死,《唐会要》中并没有详尽的描述,也没有事件的原因和过程,只是说,武则天告诉唐高宗是王皇后杀了公主,唐高宗就有了废黜皇后的意思。

三、新旧唐书的记载

《旧唐书》对此事也没有给出正面的解释,但是在则天皇后本纪的史臣曰中,对此事稍有记载,其大意是说:武则天密谋夺嫡,扼杀亲生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旧唐书》成书于945年,编写用的时间并不短。为何《旧唐书》没有对此事的正式记载,而是用“史臣曰”这种比较个人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原因不得而知,但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在公主暴毙时已经有了“武则天杀女”的说法,只因缺乏证据,不能坐实,只好用这种更具有个人意见的方式表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怪的是,《新唐书》中对此事的记录非常具体。其大意是:武则天将公主掐死,并用被子盖住,唐高宗来后,嫁祸给来看望公主离开不久的王皇后。

从此文得知,关于公主之死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细节为何会如此生动详细?公主之死的原因和经过从没有具体的交代,这些细节又是从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以上的这些记载来看,公主之死的文字记录,经过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该过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没有进一步确定,但是细节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

在中国古史研究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进,历史事件的细节愈发详细。文学史上也有类似的问题,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加工和改造,最后呈现给世人的与初始的模样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