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佟怡)“10千伏曹村线付家庄西支02号杆中相瓷瓶裂纹,紧急缺陷,记录清楚,联系处理。”6月25日,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闫亚洲、贾兴刚正在对10千伏曹村线进行带电检测工作,并将检测出的异常情况详细记录,为后续的隐患治理及消缺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季高温大负荷时期,设备运行压力大,开展带电检测可及时发现设备节点发热、开关柜内部放电等缺陷,对电网设备早期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极具优势。自6月中旬以来,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变“被动抢修”为“主动检修”,综合运用超声波局放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智能化手段推进设备带电检测,组织对辖区所有输、变、配电设备在负荷高峰时段开展地毯式检测,对设备状态进行准确研判,全面掌握电网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做好设备隐患缺陷治理工作。

“局放检测就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听诊’,将设备内部‘听不到看不着’的运行情况转化为‘可视’讯息,通过对比分析参考标准值和历史数据,就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该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同志介绍道。

在10千伏曹村线白庙支线,该公司工作人员闫亚洲、贾兴刚首先通过故障寻址器以5公里为一个单元对线路进行检测,当确定线路存在缺陷隐患后,在此范围内再运用超声波局放和红外测温进行逐杆检测,可以快速锁定日常巡视中很难发现的绝缘子裂纹、放电等情况,极大提升了线路故障查找的能力和效率。

“1号主变高压侧套管红外测温A相40.1摄氏度,B相39.5摄氏度,C相39.8摄氏度,符合规程要求,检测合格。”中午11时30分,在110千伏五竹变,该公司工作人员韩珀、万晨潇手持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瞄准正在运行的设备,对变压器本体、桩头等设备开展红外测温,认真记录设备状态数据,并保留每台设备的红外图谱。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段,他们有着自己的说法,“11时-14时是用电负荷高峰时段,设备的运行压力更重,此时开展红外测温,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夏以来,该公司将变电站、10千伏开关柜和今年故障停电次数较多的10千伏配网线路列为此次带电检测和红外测温的重点,工作人员现场建立缺陷清单,详细记录测试时间、设备温度、缺陷情况、处理建议等信息,为后续针对性地制定检修、消缺计划提供依据。截至目前,先后发现并处理线路存在的隐蔽放电点7处,消除了日常巡视中无法观测到的隐患,解决了引发线路接地、跳闸的隐形设备问题,为电网迎峰度夏可靠供电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