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发展到现在,已经离所谓的“追求真相”越来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签为数学金牌教练的北大硕士赵斌认为姜萍“连题都看不懂”,并豪言愿意拿出500万与网友对赌,尽管事后有所谓道歉的消息被曝出,网友也并不买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就不断有所谓数学圈的精英大佬们站出来,用各种理由来批判姜萍。

什么板书都是错误的,连数学符号都不会写;什么天才怎么会突然冒出来,根本就是有目的的造假。

一贯标榜自己是“打假斗士”的方舟子,这种热度自然不会放过,他说姜萍根本不懂高等数学,中考数学才考了83分,就是在造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这件事推向高峰的,还是所谓39名参赛选手集体请愿事件。

据小道消息透露,有39位参加竞赛的选手,决赛后集体请愿,要求阿里巴巴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公开姜萍的答卷,并展开调查。

这在反对姜萍的一方看来,是妥妥的重要证据啊,共同参赛的都不信任你,还不能说明你就是有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到底有没有这所谓的三十九人,根本没有人想过去深究,就凭网上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这种一毛钱做十张的图片,姜萍的罪证就“确凿”了。

按照这个逻辑,参赛的所有选手,是不是都要考圈公开一下呢。

姜萍前面的11人,凭什么就能拿到那么好的名次,剩下的那些参赛者,为什么不能更低?

不仅仅是数学圈,一位据说是复旦大学物理学教授的网友施郁发贴,认为姜萍把自己的无知展现出来,还假惺惺的把这种毫无真实理由的指责说成“善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位网友说的明白,这是精英圈子对寒门的绞杀,他们怎么容得下一个被中专生啪啪打脸。

预赛12名,有冠亚季军在前,有前十名对照,怎么说,也不能算是多高的成绩。

为什么偏偏姜萍的存在,会惹来这么大的争议,似乎数学圈子已经不需要什么调查,就已经把罪名给她定下了。

“一个可耻的造假者,一个数学圈的笑话!”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没有多高的数学天赋,也看不懂那些高深的公式、符号、推理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就像有网友嘲讽的那样:支持姜萍的都是当年那些只有初中学历的差等生。

看到了没有,这就是那些人的逻辑,你不是北大清华复旦浙大这些名校毕业的,你没有麻省理工、剑桥、哈佛留学生的金字招牌,你连跟他们对招的资格都没有。

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一点,这一场对于姜萍的围剿,罪魁祸首就是阿里巴巴。

对于阿里来说,把姜萍推出来,是想要树立一个好的典范,告诉大家,哪怕身处逆境,只要你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只不过阿里没有想到,如今的精英圈子对于门槛的要求会如此高,作为动辄出身北大清华麻省理工来说,一个普通中专生的出现就够显眼,还能在重围里拿到12名,那简直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这种人为伍,会降低他们的档次,阻击姜萍,也就成了一个不言而喻的默契。

大家都知道隋唐之前取士,无论是秦汉还是魏晋,基本都是贵族、门阀们说了算。

寒门想要出头,那是难上加难。

既便是包容性如此之高的唐朝,寒门与贵族的阶层划分依然泾渭分明。

晚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士族与寒门在政治上毫不留情的彼此绞杀。

而如今,明面上的阶层已经没有了,可是人与人之间,因为财富、背景、学历、职业等等诸多因素而造就的分隔,却依旧真实的存在着。

就好像有人可以一顿菜吃几十万,有人一年辛苦工作才拿三五万。

你让这两类人坐在一起,怎么可能有共同语言。

作为数学圈来说,他们大多有名校背景,有不错的家庭背景支撑,有好的工作可以加持,怀疑一个在江苏小县城中专读服装设计的女生,那再正常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并不反对怀疑,可是毫无真实根据的下结论,那就很让人看不懂。

如果网络上这些所谓“独家消息”、“小道消息”、“同学透露”之类都可以作为证据,那么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瑟瑟发抖。

今天是姜萍,那下一个就不会是你吗。

毕竟谣言的成本太低了,动动嘴,敲敲手机、键盘,就能把一个人批判的体无完肤,这对于很多人的诱惑真的挺大。

要不要回应,如何回应质疑,这都是姜萍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去指挥她该怎么做。

更不能因此就断定,这个人不说话就是心虚,不敢再答一遍题就是害怕,不主动站出来解释就是要翻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方式的质疑,已经不是在求证真相,而成了一场黑子的狂欢。

有人为了流量 ,有人为了热闹,有人为了跟风,有人为了“脸面”。

而姜萍,很不幸的就成了他们的靶子。

难道非要跟《让子弹飞》里的六子一样,用剖开肚子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才可以?

从这一点来说,阿里巴巴的好心还真办成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