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喜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氛围,从自媒体创作开始就特别关注三线厂,截止到目前,造访过的三线厂旧址没有百家也有几十家。三线厂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承担国家在战争状态下保证安全的重任,那时候都是属于高度保密的单位,尽管如此,但是像国营竹江机械厂这样高的安保级别,还是比较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州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通讯设备的研究制造基地,拥有062、064两大科研基地,国营竹江机械厂就是隶属于万源064基地的三线厂,位置不好找,位于达州市大竹县乌木镇乌木村,环境特别清幽,处在被广子河包围的半岛上,紧邻大竹县城,距离不远,只有15公里不到30分钟的车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营竹江机械厂是后来的名字,再早之前叫国营竹江无线电厂,军工代号7306,也称为06所,或许是出于保密的需要,才更名为国营竹江机械厂,主要承担研发和生产军用雷达的重任,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受到文革的影响,中途停工一段时间,1972年复工复产,七十年代中期建成投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营竹江机械厂规模特别大,在大山深处的山沟中占地700多亩,分为厂区和生活区,生活区学校食堂,电影院商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最有特色的是职工宿舍楼,为了挽留高端人才,档次特别高,尤其是元帅楼和将军楼,都是7306将军级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别干部的住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营竹江机械厂研制和生产军用雷达代表当时最高的科技,1984年35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运载火箭就有06所的产品。尽管如此,依然抵挡不住历史的浪潮,随着三线建设的结束,国营竹江机械厂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1992年同062基地合并,20世纪初搬离大山沟,引以为傲的将军楼、元帅楼都变成了旧址,令人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营竹江机械厂是为数不多,能够拥有元帅楼的的三线厂,可见其地位有多重要,属于高度保密单位,安保制度相当严格,通行证都分为甲乙丙三类,只有甲类通行证才可自由出入生产车间和科研室,不仅如此,厂区还有手持真家伙的士兵站岗,整排的士兵不定时巡逻,如有生面孔出现,轻一点的会遭到盘查,严重的可能被当破坏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线建设是国家层面上的战略部署,涉及到三线厂的任何信息,包括厂名,厂址,承担任务等等都是属于保密信息,拥有严格的安保制度都很正常,但是像国营竹江机械厂这样,凭着通行证进出厂区生活区不说,大门大门还重兵把守,厂区安排军队巡逻实属罕见,你说是不是?